正在阅读:

“单车刺客”又来了,打工人还会骑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单车刺客”又来了,打工人还会骑吗?

共享单车为何涨价?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  王昕 孙妍

出行、通勤那点事总能受到关注。

前两周,萝卜快跑刚刚占领热搜,这周共享单车又引发众议,此次上热搜的原因并无特别之处,无非就是“涨价”。哈啰、滴滴、青桔在成都、广州、武汉等地的收费标准由工作日前15分钟1.5元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周末节假日起步费也由前15分钟1.8元调整为前10分钟1.8元,后15分钟收费1元。

消费者对价格总归是最敏感的,“比公交地铁都贵了”“一小时骑行10公里就是0.55元/公里,基本和开车相当”“我还没骑出小区门,钱包就先瘦了一圈”……针对这场“涨价接力赛”,网上出现了各种神评论。当然,也有人依然是共享单车的“力挺派”,“公交堵车,打车昂贵,就算涨价,共享单车还是我的出行MVP”。

七八年前,共享单车是那个时代的“小确幸”,半小时乃至一小时的骑行,仅需0.5元,比一根棒棒糖还便宜。但好景不长,从肆意生长到行业大浪淘沙,最终呈现出黄色的美团单车、蓝色的哈啰单车、青色的青桔单车组成的三巨头局面。而随着运营成本的攀升,共享单车们也玩起了“价格变脸游戏”,从最初的单次骑行“0.5元半小时”,到如今“骑行1小时的价格已近6元”。就在今年4月,节假日共享单车价格上涨也曾登上热搜,虽然共享单车涨价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每次都会触动打工人们的神经。

“便宜到不骑都对不起自己”的共享单车,曾以低廉的价格、便捷的取还方式,养成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但商业的本质是逐利,当市场趋于饱和,竞争逐渐白热化,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长点。

于是,“涨价”这个看似简单粗暴,实则直接有效的手段,便悄然登场。共享单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用户习惯,巧妙地在用户依赖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缓缓拉高价格杠杆,既不过分刺激用户神经,又能提升营收。

的确,共享单车一直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为了维持运营、提升服务质量、进行技术创新以及应对日益增长的维护成本,涨价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共享单车承载着满足市民短途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任,其价格变动自然也会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与期待。

从目前来看,共享单车的利润仍然微薄。有共享单车从业人员简单算过一笔账,在有月卡的情况下,每天骑行3~4次,如果按单次最大值1.5元算,4次就是6元,假设一辆车的成本是1000元,要160多天才能回本,何况单车行业还存在明显的淡旺季。

此外,共享单车企业需要承担车辆的维护、调度、折旧等各种成本,特别是在大城市中,运营成本随着时间显著增加。每辆车每日的运维开销大约在0.5~1元,一年下来总运维成本达178~365元。如果一家平台在市场上投放500万辆共享单车,仅运维成本就达8.9亿~18.25亿元。

此外,各地管理部门对共享单车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例如设置停车区、加强调度管理等,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支出。成本高企下的共享单车行业,亏损是常态。

从市场规律来看,任何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都不可能长期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随着成本的上升、竞争的加剧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涨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共享单车也不例外。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不同选择的背后,是共享单车企业对经营策略和成本的考量。

但是涨价并非一味地攀升,而是需要拿捏住用户接受度与企业盈利之间的微妙平衡。一旦涨价的尺度超出了用户的心理与经济承受能力,便可能引发用户的大量流失,这种短期的收益增长反而会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绊脚石,最终损害其根本利益。

虽然共享单车已经成为许多人依赖的一种出行方式,也成为不少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但还是存在一些让人“诟病”的地方。比如人们经常在城市的街头看到共享单车投放导致城市空间被过度占用,街道上,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随意停放,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给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带来了不便,甚至“逼”得行人走到非机动车道上。在一些热门地段,更是出现了“单车围城”的现象,让本就拥堵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

此外,共享单车还面临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骑行过程涉及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骑行数据,如何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成为企业和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涨价,没有绝对的是非之分,市场的风云变幻,谁也无法预知下一秒是价格的攀升还是优惠的降临。

不管怎么样,享受每一次骑行就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单车刺客”又来了,打工人还会骑吗?

共享单车为何涨价?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文 |  IT时报记者 潘少颖

编辑 |  王昕 孙妍

出行、通勤那点事总能受到关注。

前两周,萝卜快跑刚刚占领热搜,这周共享单车又引发众议,此次上热搜的原因并无特别之处,无非就是“涨价”。哈啰、滴滴、青桔在成都、广州、武汉等地的收费标准由工作日前15分钟1.5元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周末节假日起步费也由前15分钟1.8元调整为前10分钟1.8元,后15分钟收费1元。

消费者对价格总归是最敏感的,“比公交地铁都贵了”“一小时骑行10公里就是0.55元/公里,基本和开车相当”“我还没骑出小区门,钱包就先瘦了一圈”……针对这场“涨价接力赛”,网上出现了各种神评论。当然,也有人依然是共享单车的“力挺派”,“公交堵车,打车昂贵,就算涨价,共享单车还是我的出行MVP”。

七八年前,共享单车是那个时代的“小确幸”,半小时乃至一小时的骑行,仅需0.5元,比一根棒棒糖还便宜。但好景不长,从肆意生长到行业大浪淘沙,最终呈现出黄色的美团单车、蓝色的哈啰单车、青色的青桔单车组成的三巨头局面。而随着运营成本的攀升,共享单车们也玩起了“价格变脸游戏”,从最初的单次骑行“0.5元半小时”,到如今“骑行1小时的价格已近6元”。就在今年4月,节假日共享单车价格上涨也曾登上热搜,虽然共享单车涨价已经不是新鲜事,但每次都会触动打工人们的神经。

“便宜到不骑都对不起自己”的共享单车,曾以低廉的价格、便捷的取还方式,养成了用户的使用习惯。但商业的本质是逐利,当市场趋于饱和,竞争逐渐白热化,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长点。

于是,“涨价”这个看似简单粗暴,实则直接有效的手段,便悄然登场。共享单车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用户习惯,巧妙地在用户依赖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缓缓拉高价格杠杆,既不过分刺激用户神经,又能提升营收。

的确,共享单车一直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为了维持运营、提升服务质量、进行技术创新以及应对日益增长的维护成本,涨价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共享单车承载着满足市民短途出行需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任,其价格变动自然也会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与期待。

从目前来看,共享单车的利润仍然微薄。有共享单车从业人员简单算过一笔账,在有月卡的情况下,每天骑行3~4次,如果按单次最大值1.5元算,4次就是6元,假设一辆车的成本是1000元,要160多天才能回本,何况单车行业还存在明显的淡旺季。

此外,共享单车企业需要承担车辆的维护、调度、折旧等各种成本,特别是在大城市中,运营成本随着时间显著增加。每辆车每日的运维开销大约在0.5~1元,一年下来总运维成本达178~365元。如果一家平台在市场上投放500万辆共享单车,仅运维成本就达8.9亿~18.25亿元。

此外,各地管理部门对共享单车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例如设置停车区、加强调度管理等,这些都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支出。成本高企下的共享单车行业,亏损是常态。

从市场规律来看,任何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都不可能长期维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随着成本的上升、竞争的加剧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涨价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共享单车也不例外。无论是涨价还是降价,不同选择的背后,是共享单车企业对经营策略和成本的考量。

但是涨价并非一味地攀升,而是需要拿捏住用户接受度与企业盈利之间的微妙平衡。一旦涨价的尺度超出了用户的心理与经济承受能力,便可能引发用户的大量流失,这种短期的收益增长反而会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绊脚石,最终损害其根本利益。

虽然共享单车已经成为许多人依赖的一种出行方式,也成为不少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但还是存在一些让人“诟病”的地方。比如人们经常在城市的街头看到共享单车投放导致城市空间被过度占用,街道上,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随意停放,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还给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带来了不便,甚至“逼”得行人走到非机动车道上。在一些热门地段,更是出现了“单车围城”的现象,让本就拥堵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

此外,共享单车还面临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挑战。骑行过程涉及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骑行数据,如何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成为企业和社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涨价,没有绝对的是非之分,市场的风云变幻,谁也无法预知下一秒是价格的攀升还是优惠的降临。

不管怎么样,享受每一次骑行就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