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抠门年轻人,带火“钓鱼佬严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抠门年轻人,带火“钓鱼佬严选”

省小钱,花大钱。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图片来源:Pexels-Laura Stanley

文 | 每日人物社 饶桐语

编辑 | 辛野

运营 | 小二郎

钓鱼佬爱穿的马甲,摇身一变成了“廉航神器”。特种兵穷游的年轻人们,每次乘坐廉航,总会苦于没有行李额。于是,一件衣服12个口袋的马甲,成为随身携带行李的“廉航战士”,有人往里面塞下两条牛仔裤、一条毛巾、一个帆布袋,同时还能把护照、隐形眼镜、充电宝分开装。

还有不少商家结合了当代打工人的诉求,推出全新“吗喽款”——在马甲背面再加上一个口袋,就能放下一个13寸电脑。虽然电脑很重,会把马甲往身后扯,但绝对可以满足打工人们一边旅游、一边按甲方要求修改PPT的刁钻诉求。

“钓鱼佬严选”火了

刚刚过去的一整个夏天,26岁的重庆女孩冯蕙,多了一个消费习惯——在购买出行装备之前,她会加上一个关键词“钓鱼专用”,再从检索出来的商品里进行选择。

比如,要去蚊虫多的内蒙古旅游,需要买驱蚊水,诸多品类里,她一眼看中了把“钓鱼专用”几个大字加在外包装上的那一款。冯蕙感觉,这几个字仿佛就是一种承诺,在她的认知里,钓鱼爱好者混迹的地方,都是户外水边,还要静静坐上好几个小时,这个时候,驱蚊肯定是一种绝对的刚需。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买防晒产品的时候也是。如今,但凡是个服装品牌,都要冲向户外场景,防晒衣更是卷得眼花缭乱。冯蕙选不出来,干脆忽略品牌,从受众角度入手,直接找钓鱼的朋友们推荐同款。

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分享类似的经历,有博主喊出“要向钓鱼佬借鉴防晒思路”,领悟此道的年轻人们很快晒出标注“钓鱼户外”的防晒帽,不闷、轻巧,只要5元,主打一个“硬防晒”——没有别的花活儿,就是把一张脸遮得只剩下眼睛。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 亲妈都认不出的防晒套装。图 / 小红书博主@一颗小棠棠

毕竟,钓鱼不是在乡土气息笼罩的水库,就是在杂草丛生的小河沟或者空无一人的桥洞,钓点一个比一个偏僻。在信号可能只有一格的地方,钓鱼佬们没心情追求松弛中透露出精致的穿搭,也从不在意出片率,把自己裹个严实才是硬道理。

不想再交粉红税和智商税的年轻人,正在把钓鱼佬们捧成“最强买手”。在他们眼里,钓鱼爱好者往往重视实用性,选购出的产品性价比天然拉满。在露营、徒步都逐渐异化成一种中产运动,一件冲锋衣动辄几大千元的当下,诸多户外项目里,似乎只有钓鱼还保留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朴实。

钓龄10年的“资深钓鱼佬”王大刚觉得,钓鱼是一项激发出人类原始狩猎欲望的运动,因此最可耻的事情只有“空军”(指什么都没有钓起来),没有之一。不管是装备党还是氪金党,只要没中鱼(钓到鱼),啥都不好使,反而是那些用最简陋装备、钓上最多鱼的人,才是真正的“扫地僧”,一准儿能收割圈子里最炙烈的敬佩眼神。

大多数时间里,王大刚是一个普通的、开饭店的中年男人,不爱发朋友圈。但八年前,他用一根80元的鱼竿,钓上来两条手臂长的草鱼,那张照片成为他第一条朋友圈,保留至今。

用流行的互联网黑话来形容,在钓鱼圈子里,人人都是“结果导向”,这样的底层逻辑让一切装备都褪去了消费主义的浮华,回归了“渔具”本质。而另外一边,越来越抠门的年轻人,也因此打开思路,钓鱼佬们的爱用好物被灵活用在各种场合。

钓鱼佬爱穿的马甲,摇身一变成了“廉航神器”。主打特种兵穷游的年轻人们,每次选择乘坐廉航,总会苦于没有行李额。于是,一件衣服12个口袋的马甲,成为随身携带行李的“廉航战士”,有人往里面塞下两条牛仔裤、一条毛巾、一个帆布袋,同时还能把护照、隐形眼镜、充电宝分开装。不仅如此,钓鱼马甲甚至还设计了内兜,不仅方便,还可以防盗。

随着钓鱼马甲用处的拓宽,还有不少商家甚至开始结合当代打工人诉求,推出全新“吗喽款”——在马甲背面再加上一个口袋,就能放下一个13寸电脑。虽然电脑很重,会把马甲往身后扯,但绝对可以满足打工人们一边旅游、一边按甲方要求修改PPT的刁钻诉求。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 能装下全世界的钓鱼马甲。图 / 小红书博主@一起去玩8

钓鱼佬们坐的椅子,也被玩出了花样。钓鱼是一项需要久坐的运动,有人偏爱月亮椅,也有人喜欢欧式钓椅,还有思路灵活的钓友,用上了拐杖马扎一体化装备,即收即用。网友们的想象力瞬间被激发,“下次去等领导签字可以带着”,苦于带娃疲累的中产家长,也立即安排了一套,“迪士尼排队专用”。当然,在一通尝试之后,大多数钓鱼佬最终还是会回归最方便、最便宜的小马扎,轻松实现走到哪儿、钓到哪儿。

要说“钓鱼佬严选”最适配的使用场景,还得是防晒。对于资深钓友来说,防晒衣、防晒帽只是基础款,进阶版更能显神通,比如,能够像书包一样背在身上的防晒伞——不仅可以站着用,还能避免起风时被刮走,与人体合二为一的高度还不影响抛投。设计堪称“精妙”,唯一的缺点是怎么看怎么眼熟,让人梦回《倩女幽魂》,“这不就是宁采臣竹子背篓同款吗”。

就连吃喝方面,也值得借鉴。身在罕有人迹的野外,钓鱼佬总会在车里放上一箱八宝粥,比泡面更简单,比干粮更美味,最重要的是,5元就能实现营养均衡。这时,再来一瓶大容量的“穷鬼饮料”,4元1L装,才能把钓鱼开支降到最低。29岁的河南钓友沈蒙解释,钓鱼的精髓之一,就在于“白赚”,如果投入多了,又不中鱼,就是大亏特亏了。

“钓鱼佬严选”好物,让抠门年轻人们找到了最具性价比的生活方式,更让他们在不经意间,领悟了钓鱼佬们坚信的人生哲理:氪金并不一定有用,毕竟,“钓鱼,众生平等的嘛”。

省小钱,花大钱?

“钓鱼佬严选”悄悄火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在成为钓鱼佬。但他们很快发现,钓鱼佬或许知道如何在各种地方省钱,但一旦沉迷钓鱼,一不小心就会花掉更多钱。

在四川凉山的一个小县城,27岁的方玮沉迷钓鱼已有两年。毕业之后,方玮在成都待了几年,最终还是回到老家,考入体制内。他盘算了自己最近的生活开支,钱都花给钓鱼了。

的确没什么大的开支。在小县城,方玮迎来另一种消费降级——吃饭在食堂,住宿公司提供,而另一面,是工资也少得很稳定,生活不得不变成了极简版。方玮代表了另外一部分县城年轻人,他们不追求吃、不追求穿,县城里冒出来的新消费品牌也和他们无关,只要不提买房、买车、找对象,就完全过上了“无欲无求”的生活。

方玮为数不多的工资,都花在了钓鱼上。除了买鱼竿,鱼钓上来之后,他舍不得把鱼扔掉,干脆又开始研究养鱼。先是买了鱼缸,鱼多了又加氧气、加过滤,养着养着,鱼又生了病,方玮还带鱼看医生、买药,再添置一套加热棒、温度计、硝化细菌……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 方玮在水库夜钓。图 / 讲述者提供

眼看着开销越来越大,这位县城青年偶尔会有些后悔:追求性价比的自己,简直又跳入另一个“坑”。

河南钓友沈蒙也有相似的感受。在钓鱼圈子里,装备的颜值当然不需要在意,能够衡量实用性的要素,只有指标。沈蒙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指标党”——买防晒产品,只看SPF(指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购买驱蚊水,就看驱蚊氨的含量,不然“就只能止痒,而不是真的驱蚊”;还有买防水产品,他只会选择GTX材质(一种高级功能面料,防水、透气),光是一双鞋就要3000元。

和飞盘、露营等各种户外运动相比,钓鱼是一种“更孤独”的爱好,它不需要与别人配合。露营买帐篷时,导购总会问你要双人帐还是三人帐?但钓鱼,一人一竿就够了。但也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沈蒙更在乎户外的安全感,加上“结果导向”的价值观,他会觉得,“我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有”,虽然他一般都是在家附近的小河沟钓鱼,很多装备根本用不上。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 沈蒙钓到的鱼。图 / 讲述者提供

显然,钓鱼佬们并不像外界想象中那样,不舍得花钱。

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数据显示,前几年,由于疫情影响一度腰斩的钓具供应量,已经在这两年逐渐恢复到10.9万吨,2023年的增长率达到22%。电商平台们也早早发现了商机,天猫就曾预估,国内垂钓的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甚至可以和大众常规认知里的金矿赛道——洗发护发、宠物用品等,并驾齐驱。

钓鱼的人多了,智商税也如期而至。王大刚说,很多时候,鱼竿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追求的就是“手感”,但为了中鱼,在抵抗消费主义上身经百战的钓鱼佬,也会“鬼迷心窍”。王大刚就在直播间里,买过“倒进去一瓶药,几秒钟就会来鱼”的“中鱼神器”,后来完全没用,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地打窝(把鱼吸引进钓点)。

其中,最舍得花钱的,还得是号称装备党的“老大哥”。60岁的唐山人郭群,钓龄40年,在钓鱼上砸的钱已经无法用数字衡量。最初阶的时候,他还像不少钓友一样,愿意去水库、鱼塘钓鱼,但时间长了,钓鱼佬们会追求更大的刺激感——不确定自己能钓上来什么鱼,才能在上钩的时候,以一种未知心态和鱼博弈。

往往只能钓上几种特定种类鱼的水库、鱼塘,郭群不爱去了,转而爱上野钓、海钓,解锁新品种时更有成就感。当然,开销也变大了。

郭群退休之后,人闲下来,动不动就开70公里的车去大连玩海钓,为了出海,还特意买了快艇,发动机七八万元,船有好几条,大的四五万元,小的也要两万元。这些东西,后备箱根本塞不下,他又租了库房,专门存放装备;普通车载不了,就买一辆皮卡咔咔一顿装,方便出行。

中鱼的诱惑

提到郭群这样的氪金党,沈蒙、方玮、王大刚们的反应只剩下一个,“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但实际上,在当下的钓鱼赛道,郭群已经成为少数派。

年轻人,正在挤占大爷们的常驻赛道。中国钓鱼协会的调查显示,如今,25岁到44岁的中青年,才是钓鱼的真正主力军,占比高达46%,就连25岁以下的年轻人,也占了22%。

其中,最突飞猛进的赛道,当属路亚,英文单词lure(引诱)的音译。和传统钓鱼不一样,路亚是利用人工制作的仿生假饵,吸引那些有攻击力、捕食性的大鱼,因此不需要花时间在制作饵料等流程上,随时随地抛下鱼竿就可以钓鱼。

时间越追越紧,通过省时、省力的路亚,年轻人们把钓鱼变成一种尤其快节奏的消遣,吸引了没时间长途跋涉的钓鱼佬。北京三环边上的亮马桥,一度成为路亚爱好者们的根据地,那些自由抛竿的身影,或许就会在短短半个小时之后,又返回临近的高耸办公楼,把自己藏进密密麻麻的格子间里。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 5月,亮马河边钓鱼的人们。图 / 小红书博主@小柠檬lynne

打工人沈蒙就是在精心衡量过后,选择玩路亚的,因为它不需要太多繁复、漫长的准备流程——那总会让他联想到自己的工作。毕业之后,沈蒙在苏州做食品研发师,每天重复在实验流程里。他观察过同玩路亚的爱好者们,他们大多和自己一样,不追求渔获,钓上来的鱼大多也都放掉了,追求的就是中鱼一刻的快感。

不仅如此,钓鱼还弥补了工作中缺失的获得感。去年,沈蒙从苏州回了老家,地处河南的一个三线城市,他的工作因此发生变化——苏州节奏更快些,他需要研发的是在便利店出售的速食鲜食,一周可能就有两种新品落地。

但在小城市,没那么多人需要在赶地铁的时候吃三明治,沈蒙的工作变成了研究销售到全国各地的膨化食品。它产量大、保质期长、辐射范围广,因此要求更加严格。入职半年时间,沈蒙推出过十几个品种,都被尽数否决了,那意味着不断被否定。

只有钓鱼,能让沈蒙拥有工作中很难获得的结果,以及被承认、被肯定的感觉,他喜欢鱼上钩的时候,周围人的惊呼、称赞。

而和大爷们比起来,年轻人们也有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27岁的方玮说,自己钓鱼,主打一个放松,绝对不会“没苦硬吃”。他听闻郭群曾经一个人背着军用帐篷出去野钓,在野外住了整整两个月,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方玮用一句话形容自己,“钓鱼的快乐全部都要,钓鱼的苦吃不了一点。”

当代年轻人,不求超越自己的极限,只求享受钓鱼带来的多巴胺。方玮喜欢和鱼博弈,有时候鱼太重,一下子提不起来,需要先遛鱼,听鱼线和空气摩擦,发出“咻咻咻”的声音。方玮说这个声音极其过瘾、解压,等到鱼被遛累了,再一股劲钓起来,肾上腺素指数会直接爆棚。

那种感觉,能让他“直到80岁想起来,都会跳起来再去拿鱼竿”。

县城青年,只愿为钓鱼花钱

不少从大城市回到县城的年轻人爱上钓鱼,是他们消费和生活习惯改变的一个侧影。

有人羡慕方玮可以在县城躺平,但他却总是怀念自己还在成都上学、工作生活的时候,那时,方玮还是个会为冲动买单的人,他会用工资买无人机、买PS5游戏机,什么都想买,电子产品也要买大品牌,因为觉得赚钱不难,只要肯花心思就行。

不像现在,县城体制内开销少,但收入也低。方玮家里在农村,有一方果园,这两年水果不好卖,赚钱变难了,他知道要买房得靠自己。这是很多县城青年们相似的境遇——小钱不缺,买房、买车的压力还是在。

前段时间,方玮交了女朋友,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对方想让方玮去她所在的县城买一套房子,还要在核心地段。车子也要买,得是豪华品牌。

最终,两个人还是没结成婚,方玮归因于双方消费观念的不符合,女孩什么都要最好的,但是他觉得“能用就行”,买一辆十万左右、能代步的车就行了。而一旦买了房,如果房价每天都跌,想起来就难受。

钓鱼成了他生活里的慰藉,因为它最能消耗光阴。至于生活中的另一部分闲暇,方玮都用来考证了,他在土木工程行业,有证,就能涨工资,这也是为数不多可以期盼的事情。

和方玮一样,回到老家河南之后,沈蒙的很多爱好、消费,比如滑板、汉服、传统弓……都放弃了,在小城市,这些项目有些小众。决定回家乡就业之后,沈蒙才开始研究起钓鱼,算是培养个兴趣,让小城市的生活不至于无聊,再加上前后薪资砍断三分之二,钓鱼是一个更“物美价廉”的消遣方式。

很多人眼里,钓鱼是一种玩乐、爱好,但回老家之后,沈蒙觉得自己“悟了”,钓鱼和生活其实就是一回事。

比如,钓鱼和工作会同时出现落差。江浙沪地区水系发达,鱼类资源丰富,沈蒙在苏州钓鱼的时候,一竿甩下去,中鱼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那一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为钓鱼花过钱——用95元的路亚套装,就可以钓到任何想要的鱼;鱼线也可以随手买,因为河里杂质少,线不容易被钓上来的杂物钩断。沈蒙说,那个时候,“高薪工作就像是和钓鱼一样,用便宜鱼竿的极低价值,博取丰富的鱼类。”

回老家是今年四月,天气很好的一天,沈蒙拿着鱼竿出门,还没开钓,鱼竿就断了。他不得不走进渔具店,然后才意识到,很多内陆城市还没有流行起玩路亚,渔具店里的可选款式很少,最便宜的路亚竿也要400元。沈蒙忍痛买下后,兴冲冲地赶往河边,但一条鱼都没有钓起来。

最开始,沈蒙都觉得是自己的鱼竿出了问题,因此还想再买一根禧玛诺的鱼竿,预算直接从百元档飙价到千元档,又接连买入了更好的鱼线、日本进口的渔轮。后来,他又赶往当地钓友推荐的绝佳钓点,由于路途不便,他还特意买了一辆电动车。只是,这些努力都收效甚微,沈蒙的中鱼率只剩原来的三成。工作也一样,高薪没了,也再难有项目落地的成就感。

沈蒙说,自己在这个过程里,终于“开始接受现实”,无论氪金与否,最终决定能不能钓上鱼的,或许还是河里的资源。

屡次碰壁之后,沈蒙钓鱼的频率也降低了。钓鱼就像一场赌博,人们总是在有收益的时候,才会逐渐上头。当花费的时间、精力,无法和最终的收益平衡,很难不想放弃。

沈蒙总结身边的路亚爱好者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追求fancy(精致)、喜欢拥抱新鲜事物的潮流青年,他们热情高涨,很容易钓得越来越好;第二类,就是传统的钓鱼老炮,把路亚当做一个新的攻坚项目,也很快能够突破提升;第三类,就是像自己一样,想要亲近自然、获得放松的普通玩家,但也正是这类人,最容易在受挫之后放弃。

不适应工作落差、逐渐在钓鱼中失去成就感的沈蒙,也研究起了考证,目标变成了CCAA认证审核员证书。他的想法很现实,想靠这样的努力,弥补自己失去的那部分薪酬,也能在其他方面有些进步,免得虚度光阴。

至于方玮,尽管他总是自嘲,自己为钓鱼花了很多“冤枉钱”,但他还是觉得,有一个爱好不容易。县城生活,大部分时候都是单调的,他时常唏嘘,无聊的日子里,除了吃饭、喝酒、打麻将,好像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

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把钓鱼这个爱好继续下去的决心,至少中鱼的那一刻,他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快乐、满足。

(访谈者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钓鱼佬”手中,小鱼竿正撬动大产业》,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抠门年轻人,带火“钓鱼佬严选”

省小钱,花大钱。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图片来源:Pexels-Laura Stanley

文 | 每日人物社 饶桐语

编辑 | 辛野

运营 | 小二郎

钓鱼佬爱穿的马甲,摇身一变成了“廉航神器”。特种兵穷游的年轻人们,每次乘坐廉航,总会苦于没有行李额。于是,一件衣服12个口袋的马甲,成为随身携带行李的“廉航战士”,有人往里面塞下两条牛仔裤、一条毛巾、一个帆布袋,同时还能把护照、隐形眼镜、充电宝分开装。

还有不少商家结合了当代打工人的诉求,推出全新“吗喽款”——在马甲背面再加上一个口袋,就能放下一个13寸电脑。虽然电脑很重,会把马甲往身后扯,但绝对可以满足打工人们一边旅游、一边按甲方要求修改PPT的刁钻诉求。

“钓鱼佬严选”火了

刚刚过去的一整个夏天,26岁的重庆女孩冯蕙,多了一个消费习惯——在购买出行装备之前,她会加上一个关键词“钓鱼专用”,再从检索出来的商品里进行选择。

比如,要去蚊虫多的内蒙古旅游,需要买驱蚊水,诸多品类里,她一眼看中了把“钓鱼专用”几个大字加在外包装上的那一款。冯蕙感觉,这几个字仿佛就是一种承诺,在她的认知里,钓鱼爱好者混迹的地方,都是户外水边,还要静静坐上好几个小时,这个时候,驱蚊肯定是一种绝对的刚需。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买防晒产品的时候也是。如今,但凡是个服装品牌,都要冲向户外场景,防晒衣更是卷得眼花缭乱。冯蕙选不出来,干脆忽略品牌,从受众角度入手,直接找钓鱼的朋友们推荐同款。

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分享类似的经历,有博主喊出“要向钓鱼佬借鉴防晒思路”,领悟此道的年轻人们很快晒出标注“钓鱼户外”的防晒帽,不闷、轻巧,只要5元,主打一个“硬防晒”——没有别的花活儿,就是把一张脸遮得只剩下眼睛。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 亲妈都认不出的防晒套装。图 / 小红书博主@一颗小棠棠

毕竟,钓鱼不是在乡土气息笼罩的水库,就是在杂草丛生的小河沟或者空无一人的桥洞,钓点一个比一个偏僻。在信号可能只有一格的地方,钓鱼佬们没心情追求松弛中透露出精致的穿搭,也从不在意出片率,把自己裹个严实才是硬道理。

不想再交粉红税和智商税的年轻人,正在把钓鱼佬们捧成“最强买手”。在他们眼里,钓鱼爱好者往往重视实用性,选购出的产品性价比天然拉满。在露营、徒步都逐渐异化成一种中产运动,一件冲锋衣动辄几大千元的当下,诸多户外项目里,似乎只有钓鱼还保留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朴实。

钓龄10年的“资深钓鱼佬”王大刚觉得,钓鱼是一项激发出人类原始狩猎欲望的运动,因此最可耻的事情只有“空军”(指什么都没有钓起来),没有之一。不管是装备党还是氪金党,只要没中鱼(钓到鱼),啥都不好使,反而是那些用最简陋装备、钓上最多鱼的人,才是真正的“扫地僧”,一准儿能收割圈子里最炙烈的敬佩眼神。

大多数时间里,王大刚是一个普通的、开饭店的中年男人,不爱发朋友圈。但八年前,他用一根80元的鱼竿,钓上来两条手臂长的草鱼,那张照片成为他第一条朋友圈,保留至今。

用流行的互联网黑话来形容,在钓鱼圈子里,人人都是“结果导向”,这样的底层逻辑让一切装备都褪去了消费主义的浮华,回归了“渔具”本质。而另外一边,越来越抠门的年轻人,也因此打开思路,钓鱼佬们的爱用好物被灵活用在各种场合。

钓鱼佬爱穿的马甲,摇身一变成了“廉航神器”。主打特种兵穷游的年轻人们,每次选择乘坐廉航,总会苦于没有行李额。于是,一件衣服12个口袋的马甲,成为随身携带行李的“廉航战士”,有人往里面塞下两条牛仔裤、一条毛巾、一个帆布袋,同时还能把护照、隐形眼镜、充电宝分开装。不仅如此,钓鱼马甲甚至还设计了内兜,不仅方便,还可以防盗。

随着钓鱼马甲用处的拓宽,还有不少商家甚至开始结合当代打工人诉求,推出全新“吗喽款”——在马甲背面再加上一个口袋,就能放下一个13寸电脑。虽然电脑很重,会把马甲往身后扯,但绝对可以满足打工人们一边旅游、一边按甲方要求修改PPT的刁钻诉求。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 能装下全世界的钓鱼马甲。图 / 小红书博主@一起去玩8

钓鱼佬们坐的椅子,也被玩出了花样。钓鱼是一项需要久坐的运动,有人偏爱月亮椅,也有人喜欢欧式钓椅,还有思路灵活的钓友,用上了拐杖马扎一体化装备,即收即用。网友们的想象力瞬间被激发,“下次去等领导签字可以带着”,苦于带娃疲累的中产家长,也立即安排了一套,“迪士尼排队专用”。当然,在一通尝试之后,大多数钓鱼佬最终还是会回归最方便、最便宜的小马扎,轻松实现走到哪儿、钓到哪儿。

要说“钓鱼佬严选”最适配的使用场景,还得是防晒。对于资深钓友来说,防晒衣、防晒帽只是基础款,进阶版更能显神通,比如,能够像书包一样背在身上的防晒伞——不仅可以站着用,还能避免起风时被刮走,与人体合二为一的高度还不影响抛投。设计堪称“精妙”,唯一的缺点是怎么看怎么眼熟,让人梦回《倩女幽魂》,“这不就是宁采臣竹子背篓同款吗”。

就连吃喝方面,也值得借鉴。身在罕有人迹的野外,钓鱼佬总会在车里放上一箱八宝粥,比泡面更简单,比干粮更美味,最重要的是,5元就能实现营养均衡。这时,再来一瓶大容量的“穷鬼饮料”,4元1L装,才能把钓鱼开支降到最低。29岁的河南钓友沈蒙解释,钓鱼的精髓之一,就在于“白赚”,如果投入多了,又不中鱼,就是大亏特亏了。

“钓鱼佬严选”好物,让抠门年轻人们找到了最具性价比的生活方式,更让他们在不经意间,领悟了钓鱼佬们坚信的人生哲理:氪金并不一定有用,毕竟,“钓鱼,众生平等的嘛”。

省小钱,花大钱?

“钓鱼佬严选”悄悄火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也正在成为钓鱼佬。但他们很快发现,钓鱼佬或许知道如何在各种地方省钱,但一旦沉迷钓鱼,一不小心就会花掉更多钱。

在四川凉山的一个小县城,27岁的方玮沉迷钓鱼已有两年。毕业之后,方玮在成都待了几年,最终还是回到老家,考入体制内。他盘算了自己最近的生活开支,钱都花给钓鱼了。

的确没什么大的开支。在小县城,方玮迎来另一种消费降级——吃饭在食堂,住宿公司提供,而另一面,是工资也少得很稳定,生活不得不变成了极简版。方玮代表了另外一部分县城年轻人,他们不追求吃、不追求穿,县城里冒出来的新消费品牌也和他们无关,只要不提买房、买车、找对象,就完全过上了“无欲无求”的生活。

方玮为数不多的工资,都花在了钓鱼上。除了买鱼竿,鱼钓上来之后,他舍不得把鱼扔掉,干脆又开始研究养鱼。先是买了鱼缸,鱼多了又加氧气、加过滤,养着养着,鱼又生了病,方玮还带鱼看医生、买药,再添置一套加热棒、温度计、硝化细菌……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 方玮在水库夜钓。图 / 讲述者提供

眼看着开销越来越大,这位县城青年偶尔会有些后悔:追求性价比的自己,简直又跳入另一个“坑”。

河南钓友沈蒙也有相似的感受。在钓鱼圈子里,装备的颜值当然不需要在意,能够衡量实用性的要素,只有指标。沈蒙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指标党”——买防晒产品,只看SPF(指防晒霜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购买驱蚊水,就看驱蚊氨的含量,不然“就只能止痒,而不是真的驱蚊”;还有买防水产品,他只会选择GTX材质(一种高级功能面料,防水、透气),光是一双鞋就要3000元。

和飞盘、露营等各种户外运动相比,钓鱼是一种“更孤独”的爱好,它不需要与别人配合。露营买帐篷时,导购总会问你要双人帐还是三人帐?但钓鱼,一人一竿就够了。但也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沈蒙更在乎户外的安全感,加上“结果导向”的价值观,他会觉得,“我可以不用,但一定要有”,虽然他一般都是在家附近的小河沟钓鱼,很多装备根本用不上。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 沈蒙钓到的鱼。图 / 讲述者提供

显然,钓鱼佬们并不像外界想象中那样,不舍得花钱。

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数据显示,前几年,由于疫情影响一度腰斩的钓具供应量,已经在这两年逐渐恢复到10.9万吨,2023年的增长率达到22%。电商平台们也早早发现了商机,天猫就曾预估,国内垂钓的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甚至可以和大众常规认知里的金矿赛道——洗发护发、宠物用品等,并驾齐驱。

钓鱼的人多了,智商税也如期而至。王大刚说,很多时候,鱼竿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追求的就是“手感”,但为了中鱼,在抵抗消费主义上身经百战的钓鱼佬,也会“鬼迷心窍”。王大刚就在直播间里,买过“倒进去一瓶药,几秒钟就会来鱼”的“中鱼神器”,后来完全没用,还是只能老老实实地打窝(把鱼吸引进钓点)。

其中,最舍得花钱的,还得是号称装备党的“老大哥”。60岁的唐山人郭群,钓龄40年,在钓鱼上砸的钱已经无法用数字衡量。最初阶的时候,他还像不少钓友一样,愿意去水库、鱼塘钓鱼,但时间长了,钓鱼佬们会追求更大的刺激感——不确定自己能钓上来什么鱼,才能在上钩的时候,以一种未知心态和鱼博弈。

往往只能钓上几种特定种类鱼的水库、鱼塘,郭群不爱去了,转而爱上野钓、海钓,解锁新品种时更有成就感。当然,开销也变大了。

郭群退休之后,人闲下来,动不动就开70公里的车去大连玩海钓,为了出海,还特意买了快艇,发动机七八万元,船有好几条,大的四五万元,小的也要两万元。这些东西,后备箱根本塞不下,他又租了库房,专门存放装备;普通车载不了,就买一辆皮卡咔咔一顿装,方便出行。

中鱼的诱惑

提到郭群这样的氪金党,沈蒙、方玮、王大刚们的反应只剩下一个,“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但实际上,在当下的钓鱼赛道,郭群已经成为少数派。

年轻人,正在挤占大爷们的常驻赛道。中国钓鱼协会的调查显示,如今,25岁到44岁的中青年,才是钓鱼的真正主力军,占比高达46%,就连25岁以下的年轻人,也占了22%。

其中,最突飞猛进的赛道,当属路亚,英文单词lure(引诱)的音译。和传统钓鱼不一样,路亚是利用人工制作的仿生假饵,吸引那些有攻击力、捕食性的大鱼,因此不需要花时间在制作饵料等流程上,随时随地抛下鱼竿就可以钓鱼。

时间越追越紧,通过省时、省力的路亚,年轻人们把钓鱼变成一种尤其快节奏的消遣,吸引了没时间长途跋涉的钓鱼佬。北京三环边上的亮马桥,一度成为路亚爱好者们的根据地,那些自由抛竿的身影,或许就会在短短半个小时之后,又返回临近的高耸办公楼,把自己藏进密密麻麻的格子间里。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 5月,亮马河边钓鱼的人们。图 / 小红书博主@小柠檬lynne

打工人沈蒙就是在精心衡量过后,选择玩路亚的,因为它不需要太多繁复、漫长的准备流程——那总会让他联想到自己的工作。毕业之后,沈蒙在苏州做食品研发师,每天重复在实验流程里。他观察过同玩路亚的爱好者们,他们大多和自己一样,不追求渔获,钓上来的鱼大多也都放掉了,追求的就是中鱼一刻的快感。

不仅如此,钓鱼还弥补了工作中缺失的获得感。去年,沈蒙从苏州回了老家,地处河南的一个三线城市,他的工作因此发生变化——苏州节奏更快些,他需要研发的是在便利店出售的速食鲜食,一周可能就有两种新品落地。

但在小城市,没那么多人需要在赶地铁的时候吃三明治,沈蒙的工作变成了研究销售到全国各地的膨化食品。它产量大、保质期长、辐射范围广,因此要求更加严格。入职半年时间,沈蒙推出过十几个品种,都被尽数否决了,那意味着不断被否定。

只有钓鱼,能让沈蒙拥有工作中很难获得的结果,以及被承认、被肯定的感觉,他喜欢鱼上钩的时候,周围人的惊呼、称赞。

而和大爷们比起来,年轻人们也有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27岁的方玮说,自己钓鱼,主打一个放松,绝对不会“没苦硬吃”。他听闻郭群曾经一个人背着军用帐篷出去野钓,在野外住了整整两个月,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方玮用一句话形容自己,“钓鱼的快乐全部都要,钓鱼的苦吃不了一点。”

当代年轻人,不求超越自己的极限,只求享受钓鱼带来的多巴胺。方玮喜欢和鱼博弈,有时候鱼太重,一下子提不起来,需要先遛鱼,听鱼线和空气摩擦,发出“咻咻咻”的声音。方玮说这个声音极其过瘾、解压,等到鱼被遛累了,再一股劲钓起来,肾上腺素指数会直接爆棚。

那种感觉,能让他“直到80岁想起来,都会跳起来再去拿鱼竿”。

县城青年,只愿为钓鱼花钱

不少从大城市回到县城的年轻人爱上钓鱼,是他们消费和生活习惯改变的一个侧影。

有人羡慕方玮可以在县城躺平,但他却总是怀念自己还在成都上学、工作生活的时候,那时,方玮还是个会为冲动买单的人,他会用工资买无人机、买PS5游戏机,什么都想买,电子产品也要买大品牌,因为觉得赚钱不难,只要肯花心思就行。

不像现在,县城体制内开销少,但收入也低。方玮家里在农村,有一方果园,这两年水果不好卖,赚钱变难了,他知道要买房得靠自己。这是很多县城青年们相似的境遇——小钱不缺,买房、买车的压力还是在。

前段时间,方玮交了女朋友,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对方想让方玮去她所在的县城买一套房子,还要在核心地段。车子也要买,得是豪华品牌。

最终,两个人还是没结成婚,方玮归因于双方消费观念的不符合,女孩什么都要最好的,但是他觉得“能用就行”,买一辆十万左右、能代步的车就行了。而一旦买了房,如果房价每天都跌,想起来就难受。

钓鱼成了他生活里的慰藉,因为它最能消耗光阴。至于生活中的另一部分闲暇,方玮都用来考证了,他在土木工程行业,有证,就能涨工资,这也是为数不多可以期盼的事情。

和方玮一样,回到老家河南之后,沈蒙的很多爱好、消费,比如滑板、汉服、传统弓……都放弃了,在小城市,这些项目有些小众。决定回家乡就业之后,沈蒙才开始研究起钓鱼,算是培养个兴趣,让小城市的生活不至于无聊,再加上前后薪资砍断三分之二,钓鱼是一个更“物美价廉”的消遣方式。

很多人眼里,钓鱼是一种玩乐、爱好,但回老家之后,沈蒙觉得自己“悟了”,钓鱼和生活其实就是一回事。

比如,钓鱼和工作会同时出现落差。江浙沪地区水系发达,鱼类资源丰富,沈蒙在苏州钓鱼的时候,一竿甩下去,中鱼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那一年多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为钓鱼花过钱——用95元的路亚套装,就可以钓到任何想要的鱼;鱼线也可以随手买,因为河里杂质少,线不容易被钓上来的杂物钩断。沈蒙说,那个时候,“高薪工作就像是和钓鱼一样,用便宜鱼竿的极低价值,博取丰富的鱼类。”

回老家是今年四月,天气很好的一天,沈蒙拿着鱼竿出门,还没开钓,鱼竿就断了。他不得不走进渔具店,然后才意识到,很多内陆城市还没有流行起玩路亚,渔具店里的可选款式很少,最便宜的路亚竿也要400元。沈蒙忍痛买下后,兴冲冲地赶往河边,但一条鱼都没有钓起来。

最开始,沈蒙都觉得是自己的鱼竿出了问题,因此还想再买一根禧玛诺的鱼竿,预算直接从百元档飙价到千元档,又接连买入了更好的鱼线、日本进口的渔轮。后来,他又赶往当地钓友推荐的绝佳钓点,由于路途不便,他还特意买了一辆电动车。只是,这些努力都收效甚微,沈蒙的中鱼率只剩原来的三成。工作也一样,高薪没了,也再难有项目落地的成就感。

沈蒙说,自己在这个过程里,终于“开始接受现实”,无论氪金与否,最终决定能不能钓上鱼的,或许还是河里的资源。

屡次碰壁之后,沈蒙钓鱼的频率也降低了。钓鱼就像一场赌博,人们总是在有收益的时候,才会逐渐上头。当花费的时间、精力,无法和最终的收益平衡,很难不想放弃。

沈蒙总结身边的路亚爱好者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追求fancy(精致)、喜欢拥抱新鲜事物的潮流青年,他们热情高涨,很容易钓得越来越好;第二类,就是传统的钓鱼老炮,把路亚当做一个新的攻坚项目,也很快能够突破提升;第三类,就是像自己一样,想要亲近自然、获得放松的普通玩家,但也正是这类人,最容易在受挫之后放弃。

不适应工作落差、逐渐在钓鱼中失去成就感的沈蒙,也研究起了考证,目标变成了CCAA认证审核员证书。他的想法很现实,想靠这样的努力,弥补自己失去的那部分薪酬,也能在其他方面有些进步,免得虚度光阴。

至于方玮,尽管他总是自嘲,自己为钓鱼花了很多“冤枉钱”,但他还是觉得,有一个爱好不容易。县城生活,大部分时候都是单调的,他时常唏嘘,无聊的日子里,除了吃饭、喝酒、打麻将,好像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

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把钓鱼这个爱好继续下去的决心,至少中鱼的那一刻,他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快乐、满足。

(访谈者均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钓鱼佬”手中,小鱼竿正撬动大产业》,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