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苏州新增感染者从事进口物料收发工作,“物传人”可能性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苏州新增感染者从事进口物料收发工作,“物传人”可能性大?

近段时间我国多地发现的疫情溯源都已指向“物传人”的可能性,但业内对于新冠病毒“物传人”的观点至今还有争论。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今年以来,中国已发生多起境外输入来源引起的本土疫情,其中,北京、广东深圳、珠海、浙江杭州、黑龙江绥芬河、浙江宁波等地疫情源头均不排除“物传人”的可能。

2022年2月10日,江苏省苏州市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通告,该无症状感染者(女,38岁)为某企业工作人员,从事仓库进口物料(进口非冷链货物)收发工作。在此之前,苏州市已连续数月未发现新增本土阳性病例。

据“苏州发布”消息,该无症状感染者作为重点岗位人员,按规定接受例行核酸检测,2月7日前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月9日采样送检,2月10日凌晨,初筛检测为阳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1月26日至2月9日期间(2月1-3日春节假期休息在家),该无症状感染者每日活动轨迹较为简单,均为电瓶车换乘厂车上下班;涉及场所为工作单位、住所和一家小型超市。

截至10日22时,苏州对其所有在苏的相关人员14316人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中,密接51人、次密接195人,均已落实管控措施。累计采集上述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3971份,其中,3806份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结果待出。当地已累计完成相关场所环境消杀34300平方米。

关于该无症状感染者的感染来源,目前官方尚未有进一步说明。界面新闻注意到,近段时间我国多地发现的疫情溯源都已指向“物传人”的可能性。

1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至1月3日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例,病例高度集中在北仑区申洲公司制衣三部车间。据1月3日宁波市新闻发布会介绍,首发病例标本基因测序结果为德尔塔变异株(AY.57进化分支),与近期越南主要流行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较高。根据专家分析研判,不排除“物传人”可能性。

1月17日北京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病例发病前14天内均无外省市旅居史,曾接收来自加拿大的国际邮件。经对该国际邮件环境标本检测,包装外表面、内表面以及文件内纸张标本均检测出阳性,并检测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异性突变位点。北京市疾控中心认为,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1月26日,浙江杭州市报告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首发病例为慧而特餐饮设备有限公司的员工,该病例样本基因测序为奥密克戎毒株,与国外采样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此外,该公司未启用的进口物料,11份样本中有4份样本检出奥密克戎阳性。专家初步判定本次疫情的传播方式由物传到人

此外,1月31日,广东深圳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为深圳美冠达牙科技术有限公司牙模电脑设计员。2月7日,深圳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确诊病例因暴露于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大,初步判断本起疫情为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土疫情。

不过,对于新冠病毒“物传人”,尤其是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通过非冷链物品传播的可能性,业内至今还有争论。

“事实上,关于物品表面的新冠病毒到底有没有感染人的能力,现在还是未知数。”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界面新闻,目前海外专家观点一般不认为物品表面的病毒能够传染人,暂未发现足够的科学数据支持“物传人”这一传播途径。

2022年1月22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专家研判分析认为,目前非冷冻入境物品导致境内人员感染的证据尚不充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还需要密切观察和评估。

贺青华表示,从全球研究和防控实践看,新冠病毒经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传播,由污染物品导致人感染不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因此,当前控制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仍然是防范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新冠病毒在物品表面能存活多久?2020年2月,德国专家发表的《冠状病毒在无生命表面的持久性及生物杀菌剂对其的灭活》一文中指出,在不同类型的物体表面,人冠状病毒保持传染性的时间从2小时到9天不等,在≥30℃的温度下,持续时间会缩短。

2020年10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据中新网1月28日援引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称,相比德尔塔毒株等,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皮肤和塑料表面存活时间最久。论文表示,奥密克戎可在皮肤表面存活21个小时,而德尔塔为17个小时;奥密克戎可在塑料表面存活8天,而德尔塔毒株为4.8天。

常荣山介绍,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讲,证实“物传人”需要两个程序的证据支持,第一步是从物品表面分离出活病毒,第二步需通过动物实验,测试分离出的病毒是否能够感染实验小鼠或大鼠。更简单的方法是,对比物品表面的病毒与病例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只有100%吻合才有“物传人”的可能性,但仍不能肯定是“物传人”还是感染者又污染了物品。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病毒学专家向界面新闻介绍,新冠病毒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复制,感染者排出的病毒可以污染物品表面,但病毒在物品表面不会增殖,在常温条件下病毒短时间内会降解失去感染活性。新冠肺炎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传播途径还是“人传人”。

上述病毒学专家表示,“新冠病毒其实在不断测试疫情防控的短板,‘物传人’本来是极偶然发生的低概率事件,但其他传播途径被堵死,这一传播途径就容易凸显出来。”专家指出,虽然境外物品在入境时会经过预防性消毒,但所有消毒剂都具有腐蚀性,部分物品比如精密仪器等不适合进行消毒,存在一些风险点。

此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由于现在气温较低,为病毒创造了一个冷链“大环境”,再加上邮件快件的密封性,使病毒存活的时间更长。相对于夏天,冬天通过非冷链途径“物传人”的概率虽然很低,但可能性确实存在。

为阻断“物传人”这一途径,国家卫健委2021年1月27日发布《进口物品生产经营单位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适用于从境外进口到我国的物品(冷链物品除外)的加工、装卸、运输、贮存及销售等各环节中新冠病毒污染的防控。2022年2月9日,《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第二版)》发布。

此外,为加强和改进邮政快递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国家邮政局曾于2021年8月5日印发《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其中强调,对于进口国际邮件快件,要在进入生产处理环节之后,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消毒。落实一线作业人员检疫查验、健康防护等防控要求,确保车辆人员保障到位、现场指挥调度到位、司乘人员防护到位、邮件快件消毒到位、车辆消毒到位、分拨处理形成闭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苏州新增感染者从事进口物料收发工作,“物传人”可能性大?

近段时间我国多地发现的疫情溯源都已指向“物传人”的可能性,但业内对于新冠病毒“物传人”的观点至今还有争论。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 | 张倩楠

编辑 | 翟瑞民

今年以来,中国已发生多起境外输入来源引起的本土疫情,其中,北京、广东深圳、珠海、浙江杭州、黑龙江绥芬河、浙江宁波等地疫情源头均不排除“物传人”的可能。

2022年2月10日,江苏省苏州市发现1例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通告,该无症状感染者(女,38岁)为某企业工作人员,从事仓库进口物料(进口非冷链货物)收发工作。在此之前,苏州市已连续数月未发现新增本土阳性病例。

据“苏州发布”消息,该无症状感染者作为重点岗位人员,按规定接受例行核酸检测,2月7日前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2月9日采样送检,2月10日凌晨,初筛检测为阳性。根据流行病学调查,1月26日至2月9日期间(2月1-3日春节假期休息在家),该无症状感染者每日活动轨迹较为简单,均为电瓶车换乘厂车上下班;涉及场所为工作单位、住所和一家小型超市。

截至10日22时,苏州对其所有在苏的相关人员14316人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中,密接51人、次密接195人,均已落实管控措施。累计采集上述相关场所的物品和环境样本3971份,其中,3806份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结果待出。当地已累计完成相关场所环境消杀34300平方米。

关于该无症状感染者的感染来源,目前官方尚未有进一步说明。界面新闻注意到,近段时间我国多地发现的疫情溯源都已指向“物传人”的可能性。

1月1日,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至1月3日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例,病例高度集中在北仑区申洲公司制衣三部车间。据1月3日宁波市新闻发布会介绍,首发病例标本基因测序结果为德尔塔变异株(AY.57进化分支),与近期越南主要流行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较高。根据专家分析研判,不排除“物传人”可能性。

1月17日北京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病例发病前14天内均无外省市旅居史,曾接收来自加拿大的国际邮件。经对该国际邮件环境标本检测,包装外表面、内表面以及文件内纸张标本均检测出阳性,并检测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异性突变位点。北京市疾控中心认为,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1月26日,浙江杭州市报告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首发病例为慧而特餐饮设备有限公司的员工,该病例样本基因测序为奥密克戎毒株,与国外采样的病毒序列高度同源。此外,该公司未启用的进口物料,11份样本中有4份样本检出奥密克戎阳性。专家初步判定本次疫情的传播方式由物传到人

此外,1月31日,广东深圳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为深圳美冠达牙科技术有限公司牙模电脑设计员。2月7日,深圳市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该确诊病例因暴露于境外新冠病毒污染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大,初步判断本起疫情为境外输入引起的本土疫情。

不过,对于新冠病毒“物传人”,尤其是德尔塔变异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通过非冷链物品传播的可能性,业内至今还有争论。

“事实上,关于物品表面的新冠病毒到底有没有感染人的能力,现在还是未知数。”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界面新闻,目前海外专家观点一般不认为物品表面的病毒能够传染人,暂未发现足够的科学数据支持“物传人”这一传播途径。

2022年1月22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专家研判分析认为,目前非冷冻入境物品导致境内人员感染的证据尚不充足,有待进一步研究,带来的疫情防控风险还需要密切观察和评估。

贺青华表示,从全球研究和防控实践看,新冠病毒经呼吸道感染,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传播,由污染物品导致人感染不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因此,当前控制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仍然是防范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新冠病毒在物品表面能存活多久?2020年2月,德国专家发表的《冠状病毒在无生命表面的持久性及生物杀菌剂对其的灭活》一文中指出,在不同类型的物体表面,人冠状病毒保持传染性的时间从2小时到9天不等,在≥30℃的温度下,持续时间会缩短。

2020年10月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据中新网1月28日援引日本媒体报道,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发表论文称,相比德尔塔毒株等,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在皮肤和塑料表面存活时间最久。论文表示,奥密克戎可在皮肤表面存活21个小时,而德尔塔为17个小时;奥密克戎可在塑料表面存活8天,而德尔塔毒株为4.8天。

常荣山介绍,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讲,证实“物传人”需要两个程序的证据支持,第一步是从物品表面分离出活病毒,第二步需通过动物实验,测试分离出的病毒是否能够感染实验小鼠或大鼠。更简单的方法是,对比物品表面的病毒与病例感染的病毒基因序列,只有100%吻合才有“物传人”的可能性,但仍不能肯定是“物传人”还是感染者又污染了物品。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病毒学专家向界面新闻介绍,新冠病毒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复制,感染者排出的病毒可以污染物品表面,但病毒在物品表面不会增殖,在常温条件下病毒短时间内会降解失去感染活性。新冠肺炎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传播途径还是“人传人”。

上述病毒学专家表示,“新冠病毒其实在不断测试疫情防控的短板,‘物传人’本来是极偶然发生的低概率事件,但其他传播途径被堵死,这一传播途径就容易凸显出来。”专家指出,虽然境外物品在入境时会经过预防性消毒,但所有消毒剂都具有腐蚀性,部分物品比如精密仪器等不适合进行消毒,存在一些风险点。

此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由于现在气温较低,为病毒创造了一个冷链“大环境”,再加上邮件快件的密封性,使病毒存活的时间更长。相对于夏天,冬天通过非冷链途径“物传人”的概率虽然很低,但可能性确实存在。

为阻断“物传人”这一途径,国家卫健委2021年1月27日发布《进口物品生产经营单位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适用于从境外进口到我国的物品(冷链物品除外)的加工、装卸、运输、贮存及销售等各环节中新冠病毒污染的防控。2022年2月9日,《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第二版)》发布。

此外,为加强和改进邮政快递业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国家邮政局曾于2021年8月5日印发《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七版)》,其中强调,对于进口国际邮件快件,要在进入生产处理环节之后,第一时间进行全面消毒。落实一线作业人员检疫查验、健康防护等防控要求,确保车辆人员保障到位、现场指挥调度到位、司乘人员防护到位、邮件快件消毒到位、车辆消毒到位、分拨处理形成闭环。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