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被“知网”网住的人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被“知网”网住的人生

一边吐槽着知网,一边生活在网中。

文|深瞳商业 楚青舟 李一吟

“知网真的够混的”。 吴艾果对知网的第一句评价,多少有点超出我之前的设想。 最近,“中科院因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新闻,让知网再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但价格问题,毕竟可能更多是高校、研究机构与知网之间的事。所以,我想进一步了解高校师生、研究人员,使用知网等数据库的具体体验到底如何。

他们中有的正在中科院、南京大学等高校就读硕士博士;有的是对学术资源库十分关心的高校青年教师;也有的就专门负责数据资源库采购工作。

一部分师生,把知网当成一个不得不用的工具,对工具而言,谈不上太多喜恶。但更多的受访者,都不约而同表现出“苦知网久矣”的情绪。他们还主动把我的问题发给身边更多的人,因为“大家都有很多话想说”。

李铭在一家省级事业单位下属的研究所工作,负责知网等数据库资源的采购。

他告诉深瞳商业,知网的价格问题确实让人困扰。他们这家小小的研究所,每年也需要支付数十万采购费用。而且,和其他大多数数据库每年价格不变的情况不同,“在所有数据库中,每年知网必涨价”。

在价格饱受非议的背景下,知网提供的服务,却让很多高校师生感到“一言难尽”。他们有的像吴艾果一样,一边吐槽知网,一边不得不生活在“网”中;有的则干脆抛开知网,只看海外文献。其中许多人,也并不愿意将学位论文授权给知网收录。

在交谈中,我也感受到不少研究者对于中文学术资源数据库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从情感上,他们希望学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能由国内的企业或机构来做好,因为这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他们又为知网的“不配”而生气,为中文互联网学术资源的匮乏而叹息,期待能早日“摆脱知网的钳制”。

以下内容,均摘自受访者的自述。个别词句有调整。

01 吴艾果,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知网有点像开瓶器“

我从受到学术训练,也就是写本科毕业论文起开始使用知网,经您这么一问我才意识到,竟然用了十来年了(博士读了好几年)。需要用它的时候才会用,有点像开瓶器,你不喝红酒时,永远不会想到它,可到了喝酒的关头,缺了它你就会很抓狂。

我个人用得比较多的还有读秀、万方、“中华经典古籍库”等……各个平台的资源不大一样,但我们一般写论文前,总要先了解一下前人成果,所以第一时间还是先去知网搜关键词。

我其实都不确定到底有没有给过知网“授权”。我去年提交博论答辩材料,光是电子文档就有13个文件,烦不胜烦。

这一看似严谨、系统的规定与要求,充分印证了西方学者提出的“物对人的奴役”诸理论。因此,我无法肯定在签字无数的那摞纸里是否有一张“授权”给了知网。

为了了解知网收录论文后给我们的稿酬,我特意去找到了题为“中国知网稿酬领取公告”的文档,打开之后我特别激动,白纸黑字清晰在目:

学位论文出版后,请作者联系杂志社领取稿酬,稿酬支付标准如下:

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4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

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3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60元人民币现金稿酬。

也就是说,我可以拿到160块现金?!160块,足够我在学校食堂吃五天饭!或者在街边的面馆吃七顿!——等一下,出版后才能领取吗?这让我想到了有一天我去买鞋,由于我的脚比较大,销售员称赞道:“哇,你真特码!”我可以把这句赞叹送给知网吗?

02 李弦,男,中科院某所博士

“抛开知网对我开展工作没有任何影响”

(中科院发布将停用知网的消息后)目前,我身边的老师基本上不受影响,因为原来也几乎用不到知网。

我自己读博期间就很少用知网了,只有偶尔下载一些同行的博士毕业论文可能会用到,体验相当不妙,知网上博士毕业论文都是caj格式的,可能是他们自己设计的文件格式吧,只能在caj阅读器上打开,显示也是一言难尽。

我平时基本上直接访问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比如像Physics Review Letter,Nature系列的期刊。相比于这些学术期刊,知网的界面和搜索都有点太老旧了,两者的水平也是云泥之别。实际上抛开知网对我开展工作没有任何影响。

天下苦知网久矣,抛开天价的订阅费用不谈,毕业论文的查重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知网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提供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只是因为政策规定毕业论文必须过知网的查重,感觉是花了冤枉钱……而支撑它有恃无恐的,正是中文互联网上学术资源的极度匮乏。

知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垄断。虽然有维普、万方等学术平台与之“竞争”,但是竞争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知网已经够烂了,但是反过头来发现竟然没有竞争对手。这说明我们对于学术资源的贡献是非常不足的,这一点从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的对比上也能看出来。这才是知网摆烂而又能躺着挣钱的最根本的因素。

我们需要一个优秀的学术资源平台以及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

过去我们对于这方面的投入一直是不足的,这一点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尤其是当前的大背景下,更要有相关的忧患意识。如果真的有一天,中美互相“断网”,恐怕很多人都难以开展进一步的学术工作。相关建设需要抓紧被重视起来,这种可能的“隔断”带来的伤害恐怕比芯片断供影响大太多了。

从朴素的民族情感上来说,我们希望在学术资源管理上存在一个强大的民营企业,来保障这个战略资源的安全和便捷。但是恕我直言,知网真的不配,借助自身垄断地位对高校无情收割,对群众更是垒起高墙,知网无疑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03 庄贝,女,南京大学艺术硕士

“是否同意知网收录学位论文,8个人里7个填否”

文科学渣只配用知网。

我是从2015年开始用知网的,那时候刚上大一,到现在马上硕士毕业,整整七年。

因为我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国内985读的文科专业,基本上国内的同学都是用知网做学习查阅论文使用。国内似乎就是知网一家独大,用也得用,不用也别无选择。知网对论文的垄断还是牢牢在握的。

去年做答辩秘书,最后有个环节是收集大家填写的“是否同意知网收录学位论文授权书”,一组的8个人里7个都填了“否”,感觉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因为我们专业的毕业论文是“剧本+阐释”的形式,很多以生活为原型的现实主义剧作更容易暴露作者信息。所以我自己发明了一个词叫“学术隐私”。

互联网时代,学术资源更应加强权威性的维护,注意甄别学术成果收录,防止抄袭侵权等,这才是学术资源平台的生存之道。不要让学术资源平台沦为和一些社交媒体一样的存在。建议可以适当根据学术水平分类,不太正常的文章就可以不收录了,以免浪费读者时间。 但是,骂它不还得爱它用它?

04 宋友理,男,扬州某高校教师

“当务之急是建设免费数据库”

我使用过的主要学术资源平台还有读秀、万方和维普等。相较而言,知网的体验还算可以。

知网收录期刊和学位论文相对较全,但部分会议论文和部分期刊论文如果所在单位未购买,也无法直接获取。印象深刻的是很多集刊并没有被知网收录,因此检索非常不便。

显然知网现在已经成为盈利的工具,且使用费用逐年增长,但对论文作者却没有给到相应的尊重,即便按照知识付费的观点看也如此。

媒体的抨击和普通社会人士表达的观点和态度差别不大,只是作用力有限,因为知网的营收模式和性质属性不会轻易改变,最多只能倒逼知网作出一定程度的退让而已。

学术资源平台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投资和建设,目前大量的专业数据库公司如“爱如生”一直致力于各类数据库的开发,前期投入成本较高,最终的目的显然是盈利,这也必然会导致类似知网的问题。

此外,并非所有高校都拥有学术研究的众多数据库,这也造成了不同平台高校的不平等,给学术研究造成不必要的阻碍。

因此,如何将学术资源平台作为公器,提供给所有人才是最期待看到的。当务之急是建设免费数据库,取代公司化运营的知网。目前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这样的免费数据库,已经建设使用多年,但是在收录范围和数量上显然不能满足要求。

在与研究者们的交谈中,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语是:公器。

文献学专业博士毕业的裴韦,目前是一所高校的硕士生导师。做了多年的文献学研究,他对学术文献的重要价值有很深的体会。对于主流的学术平台,无论知网还是爱如生、读秀、worldlib、盈科、大成老旧期刊等等,他都是深度用户。

当被问及对学术资源库的期待时,他同样只说了和宋友理相同的那句话:“希望学术资源能够真正的成为公器。”

相比于哪家公司或机构,能挑战知网;受访者们更重视的,还是如何保障学术公器的“公共性”,以及建设公共属性的中文数据库的“紧迫性”。

在交谈的最后,吴艾果反过来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很多学人,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以无偿的方式上传到知网,是因为我们认可这样的一个共享知识的平台。假如它以此渔利,我们为什么不另建一个学术资源平台?让所有人都能够像呼吸空气一样接受大家的知识、思想。

听完这个问题,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空气,目视前方,却不知该如何回复他。 我只能从这些学者纯粹的眼睛里,看见一幕在当下再清晰不过的事实:

公器向左,知网向右。

应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被“知网”网住的人生

一边吐槽着知网,一边生活在网中。

文|深瞳商业 楚青舟 李一吟

“知网真的够混的”。 吴艾果对知网的第一句评价,多少有点超出我之前的设想。 最近,“中科院因续订费用不堪重负,停用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新闻,让知网再次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但价格问题,毕竟可能更多是高校、研究机构与知网之间的事。所以,我想进一步了解高校师生、研究人员,使用知网等数据库的具体体验到底如何。

他们中有的正在中科院、南京大学等高校就读硕士博士;有的是对学术资源库十分关心的高校青年教师;也有的就专门负责数据资源库采购工作。

一部分师生,把知网当成一个不得不用的工具,对工具而言,谈不上太多喜恶。但更多的受访者,都不约而同表现出“苦知网久矣”的情绪。他们还主动把我的问题发给身边更多的人,因为“大家都有很多话想说”。

李铭在一家省级事业单位下属的研究所工作,负责知网等数据库资源的采购。

他告诉深瞳商业,知网的价格问题确实让人困扰。他们这家小小的研究所,每年也需要支付数十万采购费用。而且,和其他大多数数据库每年价格不变的情况不同,“在所有数据库中,每年知网必涨价”。

在价格饱受非议的背景下,知网提供的服务,却让很多高校师生感到“一言难尽”。他们有的像吴艾果一样,一边吐槽知网,一边不得不生活在“网”中;有的则干脆抛开知网,只看海外文献。其中许多人,也并不愿意将学位论文授权给知网收录。

在交谈中,我也感受到不少研究者对于中文学术资源数据库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从情感上,他们希望学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能由国内的企业或机构来做好,因为这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他们又为知网的“不配”而生气,为中文互联网学术资源的匮乏而叹息,期待能早日“摆脱知网的钳制”。

以下内容,均摘自受访者的自述。个别词句有调整。

01 吴艾果,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知网有点像开瓶器“

我从受到学术训练,也就是写本科毕业论文起开始使用知网,经您这么一问我才意识到,竟然用了十来年了(博士读了好几年)。需要用它的时候才会用,有点像开瓶器,你不喝红酒时,永远不会想到它,可到了喝酒的关头,缺了它你就会很抓狂。

我个人用得比较多的还有读秀、万方、“中华经典古籍库”等……各个平台的资源不大一样,但我们一般写论文前,总要先了解一下前人成果,所以第一时间还是先去知网搜关键词。

我其实都不确定到底有没有给过知网“授权”。我去年提交博论答辩材料,光是电子文档就有13个文件,烦不胜烦。

这一看似严谨、系统的规定与要求,充分印证了西方学者提出的“物对人的奴役”诸理论。因此,我无法肯定在签字无数的那摞纸里是否有一张“授权”给了知网。

为了了解知网收录论文后给我们的稿酬,我特意去找到了题为“中国知网稿酬领取公告”的文档,打开之后我特别激动,白纸黑字清晰在目:

学位论文出版后,请作者联系杂志社领取稿酬,稿酬支付标准如下:

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4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

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3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60元人民币现金稿酬。

也就是说,我可以拿到160块现金?!160块,足够我在学校食堂吃五天饭!或者在街边的面馆吃七顿!——等一下,出版后才能领取吗?这让我想到了有一天我去买鞋,由于我的脚比较大,销售员称赞道:“哇,你真特码!”我可以把这句赞叹送给知网吗?

02 李弦,男,中科院某所博士

“抛开知网对我开展工作没有任何影响”

(中科院发布将停用知网的消息后)目前,我身边的老师基本上不受影响,因为原来也几乎用不到知网。

我自己读博期间就很少用知网了,只有偶尔下载一些同行的博士毕业论文可能会用到,体验相当不妙,知网上博士毕业论文都是caj格式的,可能是他们自己设计的文件格式吧,只能在caj阅读器上打开,显示也是一言难尽。

我平时基本上直接访问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比如像Physics Review Letter,Nature系列的期刊。相比于这些学术期刊,知网的界面和搜索都有点太老旧了,两者的水平也是云泥之别。实际上抛开知网对我开展工作没有任何影响。

天下苦知网久矣,抛开天价的订阅费用不谈,毕业论文的查重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知网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提供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服务,只是因为政策规定毕业论文必须过知网的查重,感觉是花了冤枉钱……而支撑它有恃无恐的,正是中文互联网上学术资源的极度匮乏。

知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垄断。虽然有维普、万方等学术平台与之“竞争”,但是竞争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知网已经够烂了,但是反过头来发现竟然没有竞争对手。这说明我们对于学术资源的贡献是非常不足的,这一点从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的对比上也能看出来。这才是知网摆烂而又能躺着挣钱的最根本的因素。

我们需要一个优秀的学术资源平台以及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

过去我们对于这方面的投入一直是不足的,这一点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尤其是当前的大背景下,更要有相关的忧患意识。如果真的有一天,中美互相“断网”,恐怕很多人都难以开展进一步的学术工作。相关建设需要抓紧被重视起来,这种可能的“隔断”带来的伤害恐怕比芯片断供影响大太多了。

从朴素的民族情感上来说,我们希望在学术资源管理上存在一个强大的民营企业,来保障这个战略资源的安全和便捷。但是恕我直言,知网真的不配,借助自身垄断地位对高校无情收割,对群众更是垒起高墙,知网无疑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03 庄贝,女,南京大学艺术硕士

“是否同意知网收录学位论文,8个人里7个填否”

文科学渣只配用知网。

我是从2015年开始用知网的,那时候刚上大一,到现在马上硕士毕业,整整七年。

因为我本科和硕士都是在国内985读的文科专业,基本上国内的同学都是用知网做学习查阅论文使用。国内似乎就是知网一家独大,用也得用,不用也别无选择。知网对论文的垄断还是牢牢在握的。

去年做答辩秘书,最后有个环节是收集大家填写的“是否同意知网收录学位论文授权书”,一组的8个人里7个都填了“否”,感觉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因为我们专业的毕业论文是“剧本+阐释”的形式,很多以生活为原型的现实主义剧作更容易暴露作者信息。所以我自己发明了一个词叫“学术隐私”。

互联网时代,学术资源更应加强权威性的维护,注意甄别学术成果收录,防止抄袭侵权等,这才是学术资源平台的生存之道。不要让学术资源平台沦为和一些社交媒体一样的存在。建议可以适当根据学术水平分类,不太正常的文章就可以不收录了,以免浪费读者时间。 但是,骂它不还得爱它用它?

04 宋友理,男,扬州某高校教师

“当务之急是建设免费数据库”

我使用过的主要学术资源平台还有读秀、万方和维普等。相较而言,知网的体验还算可以。

知网收录期刊和学位论文相对较全,但部分会议论文和部分期刊论文如果所在单位未购买,也无法直接获取。印象深刻的是很多集刊并没有被知网收录,因此检索非常不便。

显然知网现在已经成为盈利的工具,且使用费用逐年增长,但对论文作者却没有给到相应的尊重,即便按照知识付费的观点看也如此。

媒体的抨击和普通社会人士表达的观点和态度差别不大,只是作用力有限,因为知网的营收模式和性质属性不会轻易改变,最多只能倒逼知网作出一定程度的退让而已。

学术资源平台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投资和建设,目前大量的专业数据库公司如“爱如生”一直致力于各类数据库的开发,前期投入成本较高,最终的目的显然是盈利,这也必然会导致类似知网的问题。

此外,并非所有高校都拥有学术研究的众多数据库,这也造成了不同平台高校的不平等,给学术研究造成不必要的阻碍。

因此,如何将学术资源平台作为公器,提供给所有人才是最期待看到的。当务之急是建设免费数据库,取代公司化运营的知网。目前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这样的免费数据库,已经建设使用多年,但是在收录范围和数量上显然不能满足要求。

在与研究者们的交谈中,我听到最多的一个词语是:公器。

文献学专业博士毕业的裴韦,目前是一所高校的硕士生导师。做了多年的文献学研究,他对学术文献的重要价值有很深的体会。对于主流的学术平台,无论知网还是爱如生、读秀、worldlib、盈科、大成老旧期刊等等,他都是深度用户。

当被问及对学术资源库的期待时,他同样只说了和宋友理相同的那句话:“希望学术资源能够真正的成为公器。”

相比于哪家公司或机构,能挑战知网;受访者们更重视的,还是如何保障学术公器的“公共性”,以及建设公共属性的中文数据库的“紧迫性”。

在交谈的最后,吴艾果反过来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很多学人,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以无偿的方式上传到知网,是因为我们认可这样的一个共享知识的平台。假如它以此渔利,我们为什么不另建一个学术资源平台?让所有人都能够像呼吸空气一样接受大家的知识、思想。

听完这个问题,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空气,目视前方,却不知该如何回复他。 我只能从这些学者纯粹的眼睛里,看见一幕在当下再清晰不过的事实:

公器向左,知网向右。

应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