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真探Alpha 肖卓
近几个月,茅台、腾讯、小鹏汽车、Bilibili、京东等一众明星公司均发布了ESG报告。ESG已经成了商界新时尚。
这不仅仅是因为监管层逐渐明晰的要求。在一个强调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司也有面向资本市场充分讲述的必要。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将ESG报告视为企业的另一张“财报”。
不过,尽管都叫ESG报告,但各家的报告内容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紧扣E、S、G三大领域展开论述,有量化数据有计划进展;有的描述相对泛化;也有的将较多笔墨用于公司业务描述。
公司所处行业不同只是原因之一。由于各地披露要求不同、公司撰写经验不同、ESG实践程度不同,即使都是精美的报告,“干货程度”也有所差异。
因此,本文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各家的ESG报告都写了什么?哪家的报告更详实?跟海外公司相比,国内企业的ESG报告表现如何?
舶来概念与“本土特色”
相比欧美,ESG理念在国内的发展较晚,不少国内公司是近两年才开始发布报告。例如,有A股“股王”之称的茅台,首次发布ESG报告是今年的事。据「真探」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国内一些企业在编写ESG报告时会参考海外同行公司的报告,因为“专业、美观、大气”。
因此,「真探」在关注国内企业ESG报告的同时,还加入了苹果和Netflix的ESG报告作为对比。本次选取的企业包括茅台、腾讯、小鹏汽车、京东等高关注度公司,为了尽可能确保报告之间的可比性,本次选取的均是名为《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的报告,而不是《社会责任报告》或某个单独领域的报告。
从框架来看,苹果和Netflix的ESG报告“扣题”程度很高。两份报告的框架均由“环境”、“社会”、“管治”三大板块构成,每个板块又再对各项细分事务展开。
以苹果为例,该公司在“环境”板块下就气候变化、资源利用、“智能化学”事务展开,在“社会”板块下围绕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和社区展开;在“管治”板块下围绕公司治理、道德与合规、利益相关方展开。
并不是每个公司的报告都是这种格式,也不是每个公司都只围绕E、S、G讲述。国内企业在报告中有各自想强调的点,且均有不同程度的“本土色彩”。
所谓的“本土色彩”,表现为报告内容与国内宏观方向的贴合,或是对于某些备受关注的议题的“回应”。
例如,小鹏汽车ESG报告中的2021关键绩效包含“环境”、“社会”、“管治”和“产品与创新”四部分。“产品与创新”部分涉及研发投入及人员占比、专利数量、自研硬件等,小鹏汽车也在报告中用了大量笔墨描述公司在软硬件上的创新。这份报告讲的不仅是小鹏汽车的ESG实践,还有对公司“硬科技”属性的强调。
类似的例子也能从其他公司的报告中找到——恒瑞医药在报告中用了不小篇幅介绍公司的研发、创新成果;兼备实体及数字基因的京东,则将“新型实体企业”关键词融入报告全文。
在腾讯的ESG报告中,有数页内容是关于青少年保护工作,其中重点是公司在游戏产品上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比如公司如何通过技术在“事前-事中-事后”构建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报告中还提到,2021年第四季度,未成年用户在本土市场游戏时长占比同比下降88%,在本土市场游戏花费占比同比下降73%。
图源:腾讯2021年ESG报告
可以看到,ESG报告之于企业的意义是多重的,它不仅是“规定动作”的合集,企业还会根据自身情况加上相应的“特殊动作”,这些动作本身就反映了它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
减碳行至何处
在「真探」关注的ESG报告中,公司来自制造、互联网、娱乐、食品饮料等诸多行业,报告涉及领域不同,各公司对于细分议题的权重设置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对比同一议题表现时,我们选取每家公司都会重点叙述的话题:“减碳”。
如何判断公司的“减碳”上的作为?可以关注以下两个方向:一、是否提出系统性的减碳目标?二、公司在减碳工作上具体做了什么?
苹果给出了明确的减碳目标和进展。该公司表示,目前已在商务出行和员工通勤等方面实现碳中和,目标是到2030年让整体业务(包括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达到碳中和。
在报告中,苹果展示了公司的“10年气候路线图”,其通过“低碳设计”、“能源效率”、“可再生电力”、“直接减排”和“碳去除”五方面动作来解决碳足迹。公司也公布了与之相关的各种量化数据,比如,自2018年,公司100%的企业和零售用电来自可再生资源,主要产品线的平均产品能源使用量下降了70%以上。
Netflix设计了“2030年脱碳路线图”。2021年,Netflix减少或避免了超过14000吨温室气体排放,意味着公司2021年“范围1”和“范围2”(前者指公司直接排放,后者指外购电力热力间接排放)的碳足迹减少了10%。这样的进度意味着公司正步入正轨,实现“范围1”和“范围2”到2030年减排45%的目标。
作为一家娱乐公司,Netflix超过一半碳排放来自内容制作,其余的排放来自企业运营和采购商品、以及数据中心提供商。公司的减排措施包括与合作伙伴、租赁方一起改用可再生电力,在生产中试用电动汽车,用移动电池代替柴油发电机,购买可持续的航空燃料等等。
此外,Netflix还与各个大学、专家、各国政府以及行业伙伴进行合作,这让该公司的ESG实践看上去更加客观。
图源:Netflix 2021年ESG报告
腾讯制定了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和100%绿色电力应用的目标,同时提出了三大重点行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型使用可再生能源,探索碳抵消方法和技术。
以打造绿色办公场所为例,腾讯介绍了公司如何通过”管理+技术+措施”实现节能减耗,例如对各楼宇能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整改;以线上检测并补充手动监测的方式,监测楼宇内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水平。
相比之下,同样在报告中介绍办公楼宇绿色运营的另一家互联网企业,相关措施只是“节水标识”、“推广无纸化办公”、“倡导随手关灯”。
尽管集团层面的减排目标状态尚在“筹备中”,但京东的ESG报告仍然可圈可点。作为一家实体和线上能力兼备的企业,京东的减碳动作体现为办公大楼的绿色运维、借助液冷等技术打造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常态化投入使用循环包装箱、在全国50多个城市投放新能源物流车等等。
以新能源物流车单项为例,截至2021年,京东的新能源物流车投放量已达20000辆, 实现每年约40万吨的二氧化碳减排。京东也提出,到2030年将物流车100%替换更新为新能源物流车。
安踏、蒙牛也都明确了碳中和目标。安踏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蒙牛设定了“2030年碳达峰,205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安踏的减碳重点是可持续的包装和物流、绿色生产;蒙牛则将重点放在原奶供应商碳排放管理(如推进牧场清洁能源使用)、工厂碳排放管理、集团节能减耗等方面。
不是每家公司都会明确碳中和目标,也不是每家公司都做了详细的碳排放监控。
部分公司在这些领域的投入尚处于起步阶段,例如,茅台对此的表述是“初步构想公司碳中和规划,制定思路,开展减碳行动路径,即将开展碳盘查工作”。
即使是观感上更“先进”的互联网公司,在碳排放监控盘查上也进度不一。京东对于“全面的温室气体排放盘查”处于“筹备中”;Bilibili在减碳方面处于相对初级阶段——公司“计划逐步建立全面的碳排放监控及管理体系,通过监控办公及数据中心的碳排放,不断完善低碳减排措施”。
上文提到的公司只是一部分,行业普遍的情况是企业减碳表现参差不齐。有的公司在诸多环节都有措施出台,也做出了具体的成果,但缺少系统化、全方位的目标;有的公司明确了思路,但具体执行还在初级阶段;也有的公司,虽然发布了ESG报告,但实际作为离预期状况尚有较大距离。
从各家的ESG报告情况来看,海外同行表现更佳。不可否认,国内企业的崛起经历了一个粗糙生长的过程,ESG对于许多企业代表了一个更高级的状态,但ESG并非企业发展的“累赘”。
相反,目前中国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切换中,先进理念也越来越深地与商业影响力相结合,ESG也将从一个“附加项”变成企业发展的必选项。
总的来说,集体发布ESG报告总归是好的开始,即使这些报告有自我宣传的成分,即使公司在实际行动上任重道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