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三季度货币政策猜想:会降准还是降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三季度货币政策猜想:会降准还是降息?

总量型工具仍然在三季度货币政策工具篮子中。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透过6月29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会议通稿、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向媒体表达的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看法,结合有关货币金融数据,可以预计,三季度将迎来降准窗口,政策性利率下降的可能性则不大,结构性政策仍将占据主导位置。

继续以结构性政策为主导

2022年上半年,总量型货币政策动作不多、力度不大。

具体来看,一是政策利率仅在开年调整一次且幅度较小,即在1月17日分别下调逆回购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10个基点;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仅调整一次,幅度也比较小,即在4月25日下调0.25个百分点;三是公开市场操作几乎零投放,从1月1日到6月28日净回笼100亿元,MLF余额已经持续4个月保持不变。

央行更多的则是通过窗口指导与再贷款的方式实施结构性政策。

比如,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引导金融机构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全力以赴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推动商业银行增加对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的支持、降低首付比例和按揭利率,等等。

再如,推动设立科技创新、普惠养老和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增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额度,等等。

从二季度例会和易纲行长表态看,这一政策思路还将在三季度延续。

央行重申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再次表示要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还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向住房消费、房地产市场、制造业、消费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供支持。

与一季度例会相比,此次例会新增了“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还新增了“推动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对于后者,无论是国务院还是地方政府推出的一揽子措施,有关货币金融部分,其本质仍然是结构性政策。

上述结构性政策不可避免会增加相应主体的杠杆,而此次例会通稿去掉了“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内容,暂时为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加杠杆打开了空间。

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稳物价上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会限制降息的空间。

一季度例会甚至上年四季度例会均没有提及物价或通胀问题,二季度例会则新增了三处相关内容,明显更加重视通胀问题。一是在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中,新增了“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突出了通胀风险;二是在对政策的总体要求中,新增了“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三是在有关中介目标内容之后、结构性政策工具之前,单列了一句“在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下,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央行对当前利率水平已较为满意,这也限制了政策利率调整的可能。

6月27日,易纲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目前定期存款利率约1-2%,银行贷款利率约4-5%,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较为有效地运行。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

6月2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1-4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4.39%,是有统计以来的低位,较2021年全年进一步下降了0.22个百分点。

LPR仍将是央行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抓手。此次例会不仅和一季度一样,表示要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改革效能,还新增了发挥LPR的“指导作用”。此前,在2022年5月9日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与2020年9月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有序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均提到了LPR 的指导性作用。该“指导作用”意在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的下降。

目前看,LPR 继续下降的市场动力不足,降准或可释放出一定空间。今年以来,LPR两次调整,第一次在1月20日,跟随政策利率下调,1年期LPR下降幅度与政策利率相同、5年期则打了对折;第二次在5月20日,单独针对5年期LPR,下降了15个基点,没有调整一年期LPR,这次操作显然是在央行窗口指导下进行的(5月15日央行下调了全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20个基点)。

降准窗口或在8、9月份

总量型工具仍然在三季度货币政策工具篮子中。二季度例会延续了一季度例会的表述,“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易纲也明确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

总量政策还需要兼顾6月15日国常会提出的“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的要求。

如何在二者间做好平衡?这个尺寸的拿捏可能还得通过存款准备金与MLF的置换来实现,此举不仅可以增加金融机构长期资金,也能降低法定存款准金率调降引起的震动,还能为LPR释放出一定的下降空间。

截至6月,MLF余额达到49500亿元,这部分资金需要向央行支付利息,其中,16,500亿元的利率是2.85%,33000亿元的利率是2.95%。截至5月末,其他存款性公司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超过20万亿,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为1.62%、超额准备金利率为0.72%。

三季度将有13000亿元MLF到期(利率均为2.95%),如果到期后通过等额发行对冲(新发行利率目前为2.85%),则资金成本仅下降10个基点;如果通过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加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高达8.1%)来置换,则可能每年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逾百亿。

从具体到期日来看,7月15日到期1000亿元、8月16日到期6000亿元、9月15日到期6000亿元。因此,8月和9月或将是较好的降准窗口。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关于界面智库

界面智库是界面新闻旗下的财经和商业智库,聚焦宏观政策、区域经济、产业趋势和资本市场等。我们的宗旨是扎根事实、演绎趋势、探索新知,助力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关于专题策划、研究报告、指数产品和论坛培训等合作,请联系我们。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三季度货币政策猜想:会降准还是降息?

总量型工具仍然在三季度货币政策工具篮子中。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透过6月29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会议通稿、6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向媒体表达的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看法,结合有关货币金融数据,可以预计,三季度将迎来降准窗口,政策性利率下降的可能性则不大,结构性政策仍将占据主导位置。

继续以结构性政策为主导

2022年上半年,总量型货币政策动作不多、力度不大。

具体来看,一是政策利率仅在开年调整一次且幅度较小,即在1月17日分别下调逆回购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10个基点;二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仅调整一次,幅度也比较小,即在4月25日下调0.25个百分点;三是公开市场操作几乎零投放,从1月1日到6月28日净回笼100亿元,MLF余额已经持续4个月保持不变。

央行更多的则是通过窗口指导与再贷款的方式实施结构性政策。

比如,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引导金融机构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全力以赴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推动商业银行增加对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的支持、降低首付比例和按揭利率,等等。

再如,推动设立科技创新、普惠养老和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增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额度,等等。

从二季度例会和易纲行长表态看,这一政策思路还将在三季度延续。

央行重申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再次表示要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央行还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向住房消费、房地产市场、制造业、消费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供支持。

与一季度例会相比,此次例会新增了“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还新增了“推动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尽快落地,发挥好稳住经济和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对于后者,无论是国务院还是地方政府推出的一揽子措施,有关货币金融部分,其本质仍然是结构性政策。

上述结构性政策不可避免会增加相应主体的杠杆,而此次例会通稿去掉了“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内容,暂时为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加杠杆打开了空间。

下调政策利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稳物价上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会限制降息的空间。

一季度例会甚至上年四季度例会均没有提及物价或通胀问题,二季度例会则新增了三处相关内容,明显更加重视通胀问题。一是在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中,新增了“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突出了通胀风险;二是在对政策的总体要求中,新增了“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三是在有关中介目标内容之后、结构性政策工具之前,单列了一句“在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下,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央行对当前利率水平已较为满意,这也限制了政策利率调整的可能。

6月27日,易纲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目前定期存款利率约1-2%,银行贷款利率约4-5%,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较为有效地运行。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

6月2日,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1-4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4.39%,是有统计以来的低位,较2021年全年进一步下降了0.22个百分点。

LPR仍将是央行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抓手。此次例会不仅和一季度一样,表示要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改革效能,还新增了发挥LPR的“指导作用”。此前,在2022年5月9日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与2020年9月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增刊《有序推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均提到了LPR 的指导性作用。该“指导作用”意在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的下降。

目前看,LPR 继续下降的市场动力不足,降准或可释放出一定空间。今年以来,LPR两次调整,第一次在1月20日,跟随政策利率下调,1年期LPR下降幅度与政策利率相同、5年期则打了对折;第二次在5月20日,单独针对5年期LPR,下降了15个基点,没有调整一年期LPR,这次操作显然是在央行窗口指导下进行的(5月15日央行下调了全国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20个基点)。

降准窗口或在8、9月份

总量型工具仍然在三季度货币政策工具篮子中。二季度例会延续了一季度例会的表述,“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易纲也明确表示“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

总量政策还需要兼顾6月15日国常会提出的“不超发货币、不透支未来”的要求。

如何在二者间做好平衡?这个尺寸的拿捏可能还得通过存款准备金与MLF的置换来实现,此举不仅可以增加金融机构长期资金,也能降低法定存款准金率调降引起的震动,还能为LPR释放出一定的下降空间。

截至6月,MLF余额达到49500亿元,这部分资金需要向央行支付利息,其中,16,500亿元的利率是2.85%,33000亿元的利率是2.95%。截至5月末,其他存款性公司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超过20万亿,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为1.62%、超额准备金利率为0.72%。

三季度将有13000亿元MLF到期(利率均为2.95%),如果到期后通过等额发行对冲(新发行利率目前为2.85%),则资金成本仅下降10个基点;如果通过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加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高达8.1%)来置换,则可能每年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逾百亿。

从具体到期日来看,7月15日到期1000亿元、8月16日到期6000亿元、9月15日到期6000亿元。因此,8月和9月或将是较好的降准窗口。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