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黄土高原比最严重时减少近五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黄土高原比最严重时减少近五成

据水利部最新监测成果,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较十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由33.8%下降至18.93%。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黄土高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3年1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情况。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

据水利部最新监测成果,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较十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由33.8%下降至18.93%。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朱程清介绍,《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

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表示,根据专项研究成果,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是267.42万平方公里,其中122.92万平方公里是不宜治理或不需要治理的,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腹地和高寒高海拔地区。在需要治理的144.5万平方公里面积中,综合考虑水土流失规律、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技术经济等因素,最终只有52万多平方公里有望彻底“销号”,其余的只能实现强度降级。

“经过分析,过去十年我国水土保持率年均提高约0.29个百分点,但近三年年均才提高0.2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剩余的这部分水土流失面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提升水土保持率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吴文庆表示,这次《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达到75%,这是个积极有为的目标,同时也是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攻坚克难才能实现的目标。

吴文庆称,下一步,水利部门将把林草地水土流失作为“减量”的重点,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降级”的重点。根据最新监测成果,6度以上坡耕地集中了我国近六成强烈及以上水蚀面积。同时,东北黑土区和西北黄土高原还有大量高强度沟道侵蚀。今后,我们将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水土流失强度“降级”的主阵地,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东北黑土地侵蚀沟治理,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强度。

《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介绍,全国现有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5.7%,重点分布在长江上中游、黄土高原等地区,特别是长江上中游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五省(直辖市)坡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累计改造坡耕地面积1477万亩。治理改造后的坡耕地成效非常明显,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4323万吨,粮食亩均单产可提高70—200公斤。但近年来通过监测显示,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比重有所上升,这表明坡耕地治理的速度相对缓慢,迫切需要加大坡耕地治理力度。

蒲朝勇称,未来国家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地方要按照《意见》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快推进长江上中游、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因地制宜完善田间生产道路、坡面水系等配套设施,提升耕地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行以奖代补、以工带赈等建设模式,调动和发挥好村级组织、土地使用者、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和项目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

黄河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特别是像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沟道重力侵蚀等问题比较突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监测以来最严重的4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3.13万平方公里,同时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区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以黄河流域上中游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统筹提升水土保持和粮食生产能力。“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其中有几个流域比较重要,像皇甫川、清水川、窟野河、秃尾河等主要支流,要大力开展高标准淤地坝建设,进一步减少入河入库的泥沙。”关锡璠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双下降”,黄土高原比最严重时减少近五成

据水利部最新监测成果,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较十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由33.8%下降至18.93%。

管家婆马报图今晚

黄土高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3年1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有关情况。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

据水利部最新监测成果,2021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67.42万平方公里,较十年前减少27.49万平方公里,强烈及以上等级面积占比由33.8%下降至18.93%。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朱程清介绍,《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系统完备、协同高效的水土保持体制机制全面形成,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5%。

水利部总规划师吴文庆表示,根据专项研究成果,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是267.42万平方公里,其中122.92万平方公里是不宜治理或不需要治理的,主要分布在沙漠、戈壁腹地和高寒高海拔地区。在需要治理的144.5万平方公里面积中,综合考虑水土流失规律、自然地理条件以及技术经济等因素,最终只有52万多平方公里有望彻底“销号”,其余的只能实现强度降级。

“经过分析,过去十年我国水土保持率年均提高约0.29个百分点,但近三年年均才提高0.2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剩余的这部分水土流失面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提升水土保持率的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吴文庆表示,这次《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全国水土保持率达到73%,到2035年达到75%,这是个积极有为的目标,同时也是个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攻坚克难才能实现的目标。

吴文庆称,下一步,水利部门将把林草地水土流失作为“减量”的重点,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降级”的重点。根据最新监测成果,6度以上坡耕地集中了我国近六成强烈及以上水蚀面积。同时,东北黑土区和西北黄土高原还有大量高强度沟道侵蚀。今后,我们将把坡耕地和侵蚀沟作为水土流失强度“降级”的主阵地,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东北黑土地侵蚀沟治理,有效减轻水土流失强度。

《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介绍,全国现有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5.7%,重点分布在长江上中游、黄土高原等地区,特别是长江上中游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湖北五省(直辖市)坡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累计改造坡耕地面积1477万亩。治理改造后的坡耕地成效非常明显,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4323万吨,粮食亩均单产可提高70—200公斤。但近年来通过监测显示,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比重有所上升,这表明坡耕地治理的速度相对缓慢,迫切需要加大坡耕地治理力度。

蒲朝勇称,未来国家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地方要按照《意见》要求,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快推进长江上中游、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因地制宜完善田间生产道路、坡面水系等配套设施,提升耕地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行以奖代补、以工带赈等建设模式,调动和发挥好村级组织、土地使用者、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和项目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

黄河流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特别是像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沟道重力侵蚀等问题比较突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负责人关锡璠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过多年治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由监测以来最严重的45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3.13万平方公里,同时黄河输沙量大幅减少,区域已经历史性实现了主色调由“黄”转“绿”。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以黄河流域上中游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统筹提升水土保持和粮食生产能力。“突出抓好黄河多沙粗沙区,特别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综合治理。其中有几个流域比较重要,像皇甫川、清水川、窟野河、秃尾河等主要支流,要大力开展高标准淤地坝建设,进一步减少入河入库的泥沙。”关锡璠表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