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创新避雷针:用激光让雷电“绕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创新避雷针:用激光让雷电“绕路”

激光避雷针希望能用激光引导雷击路径,从而让雷电“绕路”。

文|创瞰巴黎

导读

传统避雷针只能通过吸引雷电避免雷击的直接破坏,却无法避免电子干扰、电涌等雷击等间接危害,甚至会将其放大。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联合多方团队研发的激光避雷技术,可以扩大雷击保护范围,引导雷电的走向。

一览:

  • 雷击每年导致全球范围6千到2.4万人死亡。
  • 传统避雷针用于抵御雷击,但覆盖范围小,还可能增强电子干扰或电涌等间接危害。
  • 激光避雷针项目希望能用激光避雷针引导雷击路径。
  • 激光避雷针技术使用超强超短每秒1000脉冲的激光。
  • 激光可以让雷电“绕路”,但其保护效果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研究员Aurélien Houard正牵头一个欧盟资助的研究团队。该团队聚集了日内瓦大学、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三所高校的力量,参与方还包括德国通快集团的Scientific Lasers子公司、André Mysyrowicz教授(顾问)、阿丽亚娜空间公司。团队研发的激光光丝技术可以引导雷击路径,相比传统避雷针,这一技术应用对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也许能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雷电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在全球范围造成6千到2.4万人死亡,还会导致断电、森林火灾、电子设备损坏,每年引发价值数十亿美元损失。

雷电产生,是因为雷雨云中冰晶的凇附、水滴在空气对流中破碎,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产生大量正负电荷,达到一定电位差后就会放电。

现在最主流的避雷方法仍是300年前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避雷针由导电金属制成,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并将电流导入大地。但这种避雷针覆盖范围有限,保护区域半径不超过其自身高度。而且传统避雷针结构只能通过吸引雷电避免雷击的直接破坏。对于电子干扰、电涌等雷击等间接危害,避雷针甚至会将其放大。

01 森蒂斯峰上的“移动避雷针”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便开始考虑使用强力激光避雷针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避雷针”。五十年前,在实验室环境中已经能用长脉冲激光引导几米内的电荷移动,电压可达百万伏特。但直到90年代飞秒激光的发明以及长脉冲光丝的发现,对激光避雷的应用才真正实现了突破。激光避雷技术的原理是将激光束射向云层,形成高强度激光光丝,电离空气中的氮和氧分子,产生自由电子。电离的空气导电性强于周边区域,从而引导雷击。

Aurélien Houard和同事于2021年夏天在瑞士东北部的阿尔卑斯山森蒂斯峰进行了测试。森蒂斯峰高达2500米,雷击频繁,位于峰顶124米高的通信塔每年遭到雷击100多次。研究人员们在通信塔周围部署了激光设备。设备的开发和实验室测试共花了4年时间,可发射皮秒激光脉冲,能量达500mJ,速率为每秒1000脉冲。

“激光避雷对通信塔的保护半径从120米扩大了180米。”

在为期三个月的实验中,通信塔经历雷击16次,其中有4次激光设施处于运行状态,均成功将雷击引离通信塔。研究人员使用两个高速摄像机记录了其中一次雷击的路线,发现雷电在达到通信塔位置前按照激光路线行进了60米,也就是说激光避雷对通信塔的保护半径从120米扩大到了180米。

这一技术投入应用可保护机场、发射台、核电厂、大楼、森林免遭雷击破坏。激光避雷设施可在探测到雷雨天时开启。

Houard说:“激光避雷针项目由我的团队及我们在瑞士的合作伙伴、日内瓦大学的Jean-Pierre Wolf共同发起。我们研究激光成丝和超强激光脉冲已经20年了。此前我们实验室的实验多次成功,再加上现在有了新的超强超短每秒1000脉冲的激光技术,使我们有信心启动这一项目。”

02 多方合作促成功

激光发射技术的实际开发由通快集团位于慕尼黑的Scientific Lasers子公司承担。“我们委托通快制造最高强度的激光设施,订购了一台1焦耳激光器。然后我们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专家们组成研究团队。André Mysyrowicz教授早在20年前就参与过本项目的启动工作,近年以顾问的身份回归了项目。参与项目的还有法国阿里亚娜空间公司,阿丽亚娜对激光避雷很感兴趣,可保护机场和阿丽亚娜火箭。”

除了使用最强的激光发射器,实验选址也很重要。Houard说:“森蒂斯峰是欧洲雷击最频繁的区域,而且雷电还常常击打同一个地点,我们的激光设备有许多机会与雷电‘交锋’,很适合我们的实验。雷电实验很复杂,可能需要几个月乃至几年才能等到闪电击中某个特定点。”

由于激光器价格不菲,研究团队向欧盟申请了资金。“这个过程很漫长,因为我们申请的是合作研究资金(至少3个国家、3个合作方参与),类别是有利于社会的‘突破性研究’。”

Houard补充道:“为申请资金,我们首先要证明实验室环境中激光能控制几米范围内的电荷,取得了成功。但是因为自然雷电的电场范围完全不同,我们当时无法确定激光是否能引导实际情况中更远距离的电荷。”

03 功夫不负有心人

项目初期,研发过程的复杂程度超过研究人员最初的预计,通快的激光器研发花了两年时间。研发环节后又对设备进行了测试,确保能产生长度超过100米的光丝。但当正要开始实验时,新冠疫情爆发,实验被迫中止。Houard回忆道:“整个项目被迫推迟一年,不得不申请额外的资金支持。”

除了资金问题,还有很多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比如把5吨重、9米长的激光机运上峰顶。“只有缆车能上峰顶,所以只好将机器拆卸后再缆车运送。峰顶需要搭建设施放置望远镜,用于将激光对准大气层里的位置。我们坐直升机来回好几次,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月才等到风不大、雪不多的好天气安装设备。”

“雷电实验很复杂,可能需要几个月乃至几年才能等到闪电击中某个特定点。”

首次发射激光前,研究团队还需要获得当地政府的许可,因为每次启动实验都需要设立5公里的禁飞区。最终一切辛苦都有了回报。“峰顶的云层常常会挡住闪电,但我们很幸运,从两个角度捕捉到了雷电转向的照片。我们在《自然光子学》发表文章详细描述了观察到的现象,吸引了很多媒体报道。”

但研究人员称未来还有大量科研工作要继续开展。“我们现在可以证明激光可以引导雷电,但还不能量化激光提供的保护能达到传统的避雷针效果。为此,还需要证明只要激光器打开,雷电就一定会沿激光光丝的路径行进。”

Houard总结道:“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已经使用了几百年,历经了大范围的使用和测试。激光避雷针问世时间尚短,我们仍未完全了解其物理学原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创新避雷针:用激光让雷电“绕路”

激光避雷针希望能用激光引导雷击路径,从而让雷电“绕路”。

文|创瞰巴黎

导读

传统避雷针只能通过吸引雷电避免雷击的直接破坏,却无法避免电子干扰、电涌等雷击等间接危害,甚至会将其放大。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联合多方团队研发的激光避雷技术,可以扩大雷击保护范围,引导雷电的走向。

一览:

  • 雷击每年导致全球范围6千到2.4万人死亡。
  • 传统避雷针用于抵御雷击,但覆盖范围小,还可能增强电子干扰或电涌等间接危害。
  • 激光避雷针项目希望能用激光避雷针引导雷击路径。
  • 激光避雷针技术使用超强超短每秒1000脉冲的激光。
  • 激光可以让雷电“绕路”,但其保护效果仍有待进一步优化。

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研究员Aurélien Houard正牵头一个欧盟资助的研究团队。该团队聚集了日内瓦大学、瑞士西北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三所高校的力量,参与方还包括德国通快集团的Scientific Lasers子公司、André Mysyrowicz教授(顾问)、阿丽亚娜空间公司。团队研发的激光光丝技术可以引导雷击路径,相比传统避雷针,这一技术应用对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也许能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

雷电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每年在全球范围造成6千到2.4万人死亡,还会导致断电、森林火灾、电子设备损坏,每年引发价值数十亿美元损失。

雷电产生,是因为雷雨云中冰晶的凇附、水滴在空气对流中破碎,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产生大量正负电荷,达到一定电位差后就会放电。

现在最主流的避雷方法仍是300年前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避雷针由导电金属制成,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并将电流导入大地。但这种避雷针覆盖范围有限,保护区域半径不超过其自身高度。而且传统避雷针结构只能通过吸引雷电避免雷击的直接破坏。对于电子干扰、电涌等雷击等间接危害,避雷针甚至会将其放大。

01 森蒂斯峰上的“移动避雷针”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便开始考虑使用强力激光避雷针作为一种新型的“移动避雷针”。五十年前,在实验室环境中已经能用长脉冲激光引导几米内的电荷移动,电压可达百万伏特。但直到90年代飞秒激光的发明以及长脉冲光丝的发现,对激光避雷的应用才真正实现了突破。激光避雷技术的原理是将激光束射向云层,形成高强度激光光丝,电离空气中的氮和氧分子,产生自由电子。电离的空气导电性强于周边区域,从而引导雷击。

Aurélien Houard和同事于2021年夏天在瑞士东北部的阿尔卑斯山森蒂斯峰进行了测试。森蒂斯峰高达2500米,雷击频繁,位于峰顶124米高的通信塔每年遭到雷击100多次。研究人员们在通信塔周围部署了激光设备。设备的开发和实验室测试共花了4年时间,可发射皮秒激光脉冲,能量达500mJ,速率为每秒1000脉冲。

“激光避雷对通信塔的保护半径从120米扩大了180米。”

在为期三个月的实验中,通信塔经历雷击16次,其中有4次激光设施处于运行状态,均成功将雷击引离通信塔。研究人员使用两个高速摄像机记录了其中一次雷击的路线,发现雷电在达到通信塔位置前按照激光路线行进了60米,也就是说激光避雷对通信塔的保护半径从120米扩大到了180米。

这一技术投入应用可保护机场、发射台、核电厂、大楼、森林免遭雷击破坏。激光避雷设施可在探测到雷雨天时开启。

Houard说:“激光避雷针项目由我的团队及我们在瑞士的合作伙伴、日内瓦大学的Jean-Pierre Wolf共同发起。我们研究激光成丝和超强激光脉冲已经20年了。此前我们实验室的实验多次成功,再加上现在有了新的超强超短每秒1000脉冲的激光技术,使我们有信心启动这一项目。”

02 多方合作促成功

激光发射技术的实际开发由通快集团位于慕尼黑的Scientific Lasers子公司承担。“我们委托通快制造最高强度的激光设施,订购了一台1焦耳激光器。然后我们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专家们组成研究团队。André Mysyrowicz教授早在20年前就参与过本项目的启动工作,近年以顾问的身份回归了项目。参与项目的还有法国阿里亚娜空间公司,阿丽亚娜对激光避雷很感兴趣,可保护机场和阿丽亚娜火箭。”

除了使用最强的激光发射器,实验选址也很重要。Houard说:“森蒂斯峰是欧洲雷击最频繁的区域,而且雷电还常常击打同一个地点,我们的激光设备有许多机会与雷电‘交锋’,很适合我们的实验。雷电实验很复杂,可能需要几个月乃至几年才能等到闪电击中某个特定点。”

由于激光器价格不菲,研究团队向欧盟申请了资金。“这个过程很漫长,因为我们申请的是合作研究资金(至少3个国家、3个合作方参与),类别是有利于社会的‘突破性研究’。”

Houard补充道:“为申请资金,我们首先要证明实验室环境中激光能控制几米范围内的电荷,取得了成功。但是因为自然雷电的电场范围完全不同,我们当时无法确定激光是否能引导实际情况中更远距离的电荷。”

03 功夫不负有心人

项目初期,研发过程的复杂程度超过研究人员最初的预计,通快的激光器研发花了两年时间。研发环节后又对设备进行了测试,确保能产生长度超过100米的光丝。但当正要开始实验时,新冠疫情爆发,实验被迫中止。Houard回忆道:“整个项目被迫推迟一年,不得不申请额外的资金支持。”

除了资金问题,还有很多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比如把5吨重、9米长的激光机运上峰顶。“只有缆车能上峰顶,所以只好将机器拆卸后再缆车运送。峰顶需要搭建设施放置望远镜,用于将激光对准大气层里的位置。我们坐直升机来回好几次,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月才等到风不大、雪不多的好天气安装设备。”

“雷电实验很复杂,可能需要几个月乃至几年才能等到闪电击中某个特定点。”

首次发射激光前,研究团队还需要获得当地政府的许可,因为每次启动实验都需要设立5公里的禁飞区。最终一切辛苦都有了回报。“峰顶的云层常常会挡住闪电,但我们很幸运,从两个角度捕捉到了雷电转向的照片。我们在《自然光子学》发表文章详细描述了观察到的现象,吸引了很多媒体报道。”

但研究人员称未来还有大量科研工作要继续开展。“我们现在可以证明激光可以引导雷电,但还不能量化激光提供的保护能达到传统的避雷针效果。为此,还需要证明只要激光器打开,雷电就一定会沿激光光丝的路径行进。”

Houard总结道:“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已经使用了几百年,历经了大范围的使用和测试。激光避雷针问世时间尚短,我们仍未完全了解其物理学原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